今年,南宁市本级将投入1.1亿元进行农村通屯道路建设,其中通村路250公里,通屯路250公里。今后,村屯道路四通八达,农村客运风生水起,农民生活水平将大大提高。
打造示范点
建立农村客运微循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去往农村需要“先坐客车到镇上,然后坐摩的到村里,再坐牛车或步行到屯里”,通村道路坑坑洼洼。但这种境况将大大改善。
截至去年底,市交通运输局管辖农村公路总里程9336.984公里,仅去年一年就新建了396公里,惠及7个乡镇、32个建制村、260多个村屯,全市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97%。另外,南宁市力争今年底建制村通畅率100%,并且通过拓宽道路等方式打造多个示范点。
五塘镇沙平村位于兴宁区五塘镇东南侧,拥有坛湴、沙平、凤飞、王屋、细山、那尚、秀坪、帽子8个坡,这里居住着1456户人家,是兴宁区优质谷、苦瓜、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希望田野”农业产业园项目也位于其中。目前该村尚有坛湴坡、那尚、凤飞坡部分通屯道路未硬化,最让村民头疼的是由于村子离镇上远,目前暂未有客运班线通达,村民出行困难。
为方便村民出行,也为了让农产品更好地输出,经调研,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将沙平村道路硬化打造成为示范点,完成五塘至中青改建四级水泥路2.97公里,完成通屯道路5.2公里,并且计划新建4个村口便民候车亭。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汪东明介绍,结合今年开展的“美丽南宁·生态乡村”道路硬化专项活动,还计划打造西乡塘区石埠忠良村、隆安县城厢镇旺中村等示范点,而更多的示范点还在调研中。
据悉,市交通运输局今年将以“整建制村”推进的模式建设村屯道路,另外还将选取部分乡镇开展试点,发展镇到村、村与村之间的“农村客运微循环”网络,促进农村客运的通达深度,逐步形成等级较高、路况较好、服务面较广的农村公路网络。
今年南宁市农村客运通达率争取达到75%,到2016年达到88%。
加强养护
推行“七公开”管理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总量规模大、单体工程小、项目多而散,那么怎么保证工程的质量?又怎么养护已建成的公路?
“我们已在积极推行‘七公开\’管理,就是建设计划、资金来源及数额、建设资金使用、公开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及工程验收公开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既规范了公路建设管理,又提高公路质量和效益,让百姓走上放心路。”汪东明说。
对于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汪东明介绍,首次必须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再者确定了养护资金投入标准及筹措渠道,主要是村道日常养护经费由税费改革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市财政一般预算资金和县(区)财政一般预算资金分别按40%、40%和20%比例投入,村道养护工程经费由税费改革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每年补助县(区)15万元,市财政一般预算每年补助县(区)15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区)自筹;还要大力推进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养护工程市场化。“去年在上林进行试点,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介绍,南宁市在2014年度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评比中,荣获农村公路建、管、养综合排名、养护管理评比、基础管理评比、管理养护年活动专项评比等四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南宁市农村公路建设也成为“美丽南宁·生态乡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综合治理
破解超限超载难题
道路建起来了,道路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治理道路超限超载问题,进一步扎实开展路政管理工作。
“目前南宁市部分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日益突出,这些现象加剧了道路损耗,也对桥梁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局将按照教育为先、卸载放行、超载重罚的管理思路,联合城管、交警等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南宁市公路管理处李新立说,如在指定地点设立稽查点,开展拉网式上路巡查,24小时不间断开展治超工作,另外还通过灵活机动、突击出动等方式开展路面执法。
据介绍,2014年,南宁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585人次,累计检查货车8493辆,拦截超限超载车辆并劝其返回卸载1952辆,教育放行1374辆,答复车主司机咨询(受教育)2260人,共查扣超限超载车辆1213辆,道路超限超载率下降明显。
新闻推荐
那桐镇定江村长村屯内有大片生活垃圾无人清理。5月7日,记者来到隆安县部分乡镇、街道、农贸市场,对“生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暗访。在暗访中发现,这些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乱丢弃的...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