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悦)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引进落地实施年”。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发挥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增投入、强后劲,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要素。没有项目支撑,跨越赶超就是空谈。今年以来,全市各地以项目建设总揽发展全局,依托优势资源,紧紧抓住产业招商,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让一个个项目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企业20家,5000万以上企业30家——这是今年高新区的目标。为此,高新区突出招大引强,聚焦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发达地区,捏紧拳头招商,全力引进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了一批有效投入,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积累了一批领先技术。
聚焦强攻工业,推动产业升级。江油紧扣产业结构调整,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农林旅深度融合和现代服务业,以6个重点产业招商组、50余名专业招商人员为骨干,在全国各地举办了8项推介活动,全面加强专业招商和精准招商。1至5月共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4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5亿元项目7个。
梓潼、游仙、安县则实施多元化招商战略,积极搭建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平台,不断完善落实优惠政策,强化亲商、安商、富商意识,让投资者看得到投资效益,实现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引得众多项目纷纷抢滩。
大批项目落地生根,经济发展才能枝繁叶茂。全市各地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项目建设良好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台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开工项目抓落地,竣工项目抓投产,储备项目抓前期”的思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重大项目逐一突破。日前,三角纸业、栢均机械等企业产销两旺;中国民俗农庄乡村旅游综合体、泰宇达技改扩能、莱克国际汽车商贸城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涪城、仙海等地在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要素保障工作和工程进度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严格的责任落实制度,相关责任部门、建设单位和责任人员盯住重点不放、逐个环节推动、逐项落实工作,实行重点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建立投资激励长效机制,形成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阵势。
盐亭强化督促检查,主要领导坚持经常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督查进度,对推进缓慢的,现场找原因、想办法。严格实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旬报制、固定资产投资月报制,不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投资促进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县重点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县域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项目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全市各地主动对接基层和企业需求,在要素配置上全力保障、优先倾斜,保证有效投入源源不断。
在资金保障方面,三台搭建起银政合作、银企合作平台,创新银政企合作模式,积极清理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及“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多渠道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平武准备了500万旅游发展基金、500万金融过桥资金、100万服务业发展基金、500万工业发展基金,助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为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水、电、土地、沙石、运力等要素保障,北川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先保障民生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以及水、电、油、气等供应,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对新建项目科学配置要素资源。
科创、经开等园区不仅拼“硬件”,更注重抓“软件”,不断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创优环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伴随着一项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开启暴雨模式 下周迎来多雨期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可达200毫米
本报讯(记者王操)上周绵阳市天气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凉爽,多地迎来阵雨天气,江油、安县、平武等地均出现大雨天气,部分地区甚至发生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下周绵阳市天气又将如何呢?昨(15)日记者从气象局...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