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23日,《人民日报》以《多彩新村啥模样》为题,对安县如何突出产业、地域和文化特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进行了报道,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 刘裕国 钟述强
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特色新村魅力十足。近年来,四川安县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建设总体要求,根据各村产业、地域和文化特色,为全县234个村“量身定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升新村建设品质内涵。
幸福美丽新村什么样?盛夏时节,笔者走进安县进行探访。
如何避免千村一面?
精品新村个性十足,乡愁村韵有形有色有滋味
白墙黛瓦,诗画荷塘。夏日里,雎水镇白河村,阳光普照千亩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田园画卷徐徐铺展。
白河村毗邻省级风景区白水湖,村内地貌以浅丘和低洼水田为主。作为乡村旅游辐射地,该村凭借地貌特点,通过“土地流转、立体种植、观光旅游”的方式,加快建设川西北荷塘美景第一村。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如何避免千村一面,让人一眼记住并心向往之?如何彰显新村特色和品质?
晓坝镇五福村位于连绵的群山脚下,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茶坪河穿境而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姊妹桥横跨河上。每年夏天,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是四川省100个最美景观和拍摄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肖文贵就是其中之一。前两年,创业小有收获的肖文贵回到了家乡。“在外面打拼了一二十年,事业生活还算称心,但梦里时常牵挂这方水土这方人。”肖文贵说,记忆中的廊桥夕照、河堤残雪总也挥之不去。
去年村上换届,肖文贵当选五福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留住人文之美的同时,村里修建了桥头休闲广场,规划了中药材展示区,发展起了漂流、农家乐、乡村客栈等旅游项目,成为全县幸福美丽新村的标杆。
安县坚持“文旅结合、农旅结合、商旅结合”,将剪纸、根雕、石雕、茶艺等民间工艺以及李红酥、张包蛋、焦鸭子等非遗产品和新村建设相结合,让新村镶上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民俗符号,新村的内涵品质得到提升。
“新村建设必须将‘物\’与‘人\’有机融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让广大村民享受到‘诗画田园、幸福农家\’带来的美好生活。”安县县委书记廖雪梅说。
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多亿元,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34个,新村聚居点638个,打造幸福美丽新村近百个。
做“盆景”还是全域推?
资源产业“互补”,特色村落连点成线相映成趣
盛夏时节,花城果乡,十里画廊。一栋栋清新别致的农家院落点缀在起伏的丘陵间,成片的柚树林、枇杷林、猕猴桃林和花卉基地向远处延伸,游人三五成群,留恋花丛果海。
这片被称之为“花城果乡”的特色农村产业带面积41平方公里,辐射花荄镇联丰、红武等6个村,总人口8341人。镇党委书记王森介绍,“花城果乡”坚持连片规划建设,注重集约集聚经营,拒绝“盆景式”单打独斗。
近年来,安县先后整合各类资金5.5亿余元,完善了路网、水网、沼气池等配套建设,并对民居风貌进行改造。各村充分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花卉园、果蔬园、现代畜禽养殖基地、农耕文化展示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金名片”。去年,“花城果乡”村民收入人均突破两万元。
按照“整合资源、连点成片、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安县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全域规划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去年10月,安县猕猴桃走廊二期道路竣工后,沿途两镇10村加快构建连接猕猴桃种植园区、葡萄种植园区、果品加工园区、花卉生态园区、家庭农场和休闲农家乐的产业路网,积极培育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黄桷村一组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龙珠碧桃长势正旺。业主张倩说,从去年开始,她在猕猴桃走廊的黄桷村境内栽种桃花、梅花、樱花,搞生态旅游。看准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张倩对自己的事业信心满满,“猕猴桃走廊壮大后,肯定会吸引大批商贩和游客,我这花卉园一年四季花常开,生意肯定差不了!”
乡村皆美景,十里各不同。如今的安县,一大批优势凸显的幸福美丽新村连点成片、相映成辉。桑枣镇红牌村“玫瑰新村”、黄土镇方碑村“阳光菜地”、界牌镇西明村“香草天空”、塔水镇七里村“葡萄乐园”等特色村落让村民着实享受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带来的巨大实惠。(下转第4版)
新闻推荐
2015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中共绵阳市委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重塑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绵阳经济版图”的关键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纪委、省监察厅的...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