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专电(特派记者 彭雪 文/图)昨(13)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绵阳主题日文艺演出在非遗博览园主题日舞台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观看演出并到绵阳馆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勉励他们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强化市场意识,让文化创意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加快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上午10时30分,绵阳主题日文艺演出正式开始,现场已经聚集了上千名中外来宾。羌笛悠悠,口弦声声。反映羌族劳作丰收场景,融合羌族口弦、羌笛演奏、多声部合唱、羌族传统体育活动“推杆”的原生态民族歌舞《羌家幸福歌》(如图),将羌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观众激情,掌声,叫好声不断。
神秘的跳曹盖、飞舞的白羽毛……民俗舞蹈《王朗神韵》将国家级非遗“跳曹盖”等古朴的原始风情融合,将观众带入一个神秘的民族。随后,民俗舞蹈《达嘎幽热》也引来观众掌声雷动。以江油青林口高抬戏为元素的综艺表演《高抬戏展风采》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民俗舞蹈《蚕龙》将中华龙文化、嫘祖文化、蚕桑文化有机结合,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尽致展现。以省级非遗、雎水春社踩桥会改编成的少儿舞蹈《雎水踩桥》具有民俗气息又不失幽默,孩子们有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器乐演奏《文昌洞经古乐》如天籁之音,让人如痴如醉。安县原生态歌舞《唱山歌》及聋派指画表演《百年指韵》、歌曲《薪火相传》等节目将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现场观众纷纷用手机、相机记录下演出的精彩瞬间。“每个节目都具有浓烈的民族气息,绵阳非遗保护成果令人惊讶!”一位来自甘孜的文化界人士在观看演出后作出如此评价。
据了解,绵阳市昨日举行了两场非遗主题日演出。此外,还在非遗博览园广场举行了两场广场演出,同样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和热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媛实习生蔡雨娟)按照市委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三走遍一深入”活动的安排,23日,市政协主席张世虎深入安县秀水镇、宝林镇等地,调研当地扶贫开发工作,走访看望专业合...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