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志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文/图
安县110千伏安荄线水泥杆已站岗33年,因风化变形严重,且大部分处于农田、人口密集等重要区域,使导线对地安全距离裕度较小。为了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投资856万元,实施绵阳电网110千伏安荄线迁改工程,新建铁塔47基,长度达15200米,200余名绵电人实行吃住在工地作业,加班加点为百姓“点灯”。7日,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探访。
镜头1 全程实行吃住在工地作业
当日10时57分,记者在安县黄土镇北真村看到,一群电力施工人员正在6号塔基进行施工,把过去两根水泥杆改为铁塔。铁塔上5名电力员工忙碌,地面上有台升降机升入空中,为铁塔上的员工“服务”。地上的安全监护员目不转睛地望着铁塔上方,时不时用对讲机对话。“我们从早上6点半施工到现在,已坚持了5个多小时。”这位安全监护员说,虽然累,但能争取提前完成预计的工程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午餐时间到了,10号铁塔地面上成了“餐桌”,一个盆子里装满热喷喷的豆干炒辣椒和肉片,一个塑料桶装满了米饭,大家打完饭菜后,要么站着吃,要么直接坐在地上吃。“为了赶工期进度,我们专门请了老乡在他家做饭,并送到工地上。”现场施工负责人黄勇告诉记者。电力员工们吃完饭后,就地休息了不到20分钟,又到各自的岗位上干起活儿,没有人叫苦叫累,只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员工徐海说:“这样吃饭和休息,我们都习惯了。”
据了解,绵阳电网110千伏安荄线迁改工程,预计工期30天。为提前保质保量安全完成迁改工程,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全程实行吃住在工地作业。
镜头2 加班加点为百姓“点灯”
在迁改的13号铁塔处,地面上摆着不少崭新的电力设备,电力员工们不是在扭螺丝,就是在准备需要的电力设备,都十分忙碌。大家的衣服被汗水打湿又干了,衣服上还露出不少的汗圈。
正在组装铁塔的一位员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满头大汗,全身衣服都湿透了。原来,这位员工的妻子刚生宝宝还在坐月子,他就驻扎到一线施工作业。“自从我到工地,只有一天下雨无法干活,回家看了妻子和宝宝,又到工地上工作。”33岁的电力员工宋付桃说,工程量大,时间紧,又缺人手。“宝宝刚出生后,我主动到一线施工作业,为了电网的安全运行,这是我应该做的,妻子也很支持和理解。”
采访中,当地居民看到这样的场面。感到震撼。“电力员工为了我们安全用电,没有节假日和周末,早上6点半就在工地上干活了。”当地村民李梅说:“他们比我们起得还早,有时晚上9点还在工作,这样的精神值得敬佩和尊重。”
据介绍,此次工程,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安排了200余名电力员工坚守在一线,加班加点为百姓“点灯”。自8月26日,绵阳电网110千伏安荄线迁改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公司兵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施工作业。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工程已完成26处铁塔安装工作,预计提前5天完美收官。
田间午餐
铁塔作业
新闻推荐
一座滨水花城和它的无限可能始终觉得“安县”两个字,它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味道,是一种乐趣。是一种追求。它有山水,有人文;它有历史,有风情;它有乡俗,有记忆;它有温泉,有暖度。它不...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