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洲 李年政
8月28日,笔者慕名来到上林县塘红乡塘红社区支书黄生力的家。在牛栏口,就听到黄生力夫妇俩的爽朗笑声:“正赶上今天母牛产小牛仔,这是今年第10头,又有5000元收入啦。”
作为塘红乡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黄生力的牛圈已经存有70头黄牛。他主动让贫困乡亲“预支”小牛犊,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带富一方群众的“牛”支书。
在农村,养牛大都采取放养方式,人跟着牛满山跑。尤其到了冬天,没有草料,又得花钱买精料喂牛。黄力生专程到隆安县的养牛基地“取经”,在村里悉心实验,终于成功地掌握了玉米秆氨化技术。如此一来,他不再漫山遍野放牛吃草,还能将玉米秆废物利用变成牛易于消化的好饲料。黄生力没有把这一技术藏私,而是交给村里的养殖户。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玉米,收成最好时亩产500公斤,一年两收,农民辛苦一年每亩纯收入2200元左右。现在利用氨化技术,一亩玉米地的叶、秆至少能养2头牛,一年下来成本约3000元,出栏后售价2万元左右,纯收入可得1.7万元,是原来的7倍多。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养殖致富队伍,黄力生主动把自家的小牛免费给贫困户领养,出栏时再按市场价回收,扣除小牛的成本之后,其余的收入归贫困户。村民韦月彬就是受益户,目前,他已建起牛栏,将从黄生力处领到一批小牛犊。
这一扶贫模式得到上林县扶贫部门的支持与引导。目前,塘红乡政府正帮助黄生力筹备成立养牛协会,县扶贫办负责人也表示,将给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大户在政策上予以贴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
新闻推荐
■乡土文化黄伟林从村前到村后,从村头到村尾,从山脚到山顶,都生长着钢铁般的枧木。站在枧木下,让人全身浸浴在沁凉的“枧木浴”中,乐不思“暑”。枧木,又叫铁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新县福隆乡中山村...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