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百合镇至江口村公路成了村民致富路。杨静 摄
“以前雨天我骑着摩托车出去都是一身泥水,现在即便是不穿胶鞋,鞋子都不脏。”横县百合镇江口村党委书记韦家荣说。韦家荣口中的这一变化,得益于“道路硬化”专项活动的开展。
道路硬化活动是南宁市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开展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南宁市将实现“一通畅二改善三提高”。如今,道路硬化专项活动正在扎实推进当中,越来越多的村屯及村民开始享受到这项活动带来的便利。
江口村有了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提起横县百合镇至江口村的公路,韦家荣说:“以前这条路是泥路,晴天灰尘雨天泥,可把我们害苦了!我们江口村是种甘蔗的,甘蔗成熟了要运往糖厂,这条路是唯一的通道,但遇到雨天甘蔗就运不出去了,只能等天晴路况好了才行。”
如今,这条路已旧貌换新颜——百合至江口村公路全长6公里,硬化路面宽5.5米,总投资473万元,直接受益2个村和一个四官航运公司,受益人口1万人。“这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改善了交通环境,不但解决了村民群众出行难问题,还解决了四官码头,砖厂、冼矿厂货物和原料运输难的问题,为百合镇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百合镇党委副书记黄光灵说。
“现在想什么时候砍运甘蔗就什么时候!”这条路显然成了蔗农致富路,韦家荣为此欣喜不已。
硬化的是道路,通的是民心。“当初得知要修这条路,村民热情非常高,还自筹资金35万元用于桥涵和平整路基建设。在众人的支持下,这条路的修建速度非常快。2014年8月开始筹措资金建设桥涵和平整路基,10月份开工进行水泥硬化,12月31日就完成通车了,前后仅仅用时4个多月。”黄光灵说。
百合镇至江口村的公路,是百合镇实现“村村通”水泥硬化路的一个缩影——
百合镇去年6月份立项建设的通村水泥硬化工程分别有百合至平岭村路、百合至江口村路、新圩至同菜村路、桥算桥至两头塘路、芦塘至妙门村路等5个项目,全程38公里,总投资2300万元,直接受益村14个,受益人口5万人。这些项目全部于去年9月份开工建设,其中百合至平岭村路、百合至江口村路、芦塘至妙门村路于去年12月31日前完成,其余的新圩至同菜路和桥算桥至两头塘路于今年3月份完成。至此,百合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标,大大改善了百合镇的交通环境,为镇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岑山村2500多名群众行路不再难
隆安县杨湾至仕民公路项目,起点位于布泉乡布泉社区,终点在岑山村,该公路是通往岑山村的交通要道,也是连通天等县的主要干线,距离天等交界仅有3.5公里。这条公路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全长9.6公里,设计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4.5米,工程总投资672万元,当年12月底竣工通车。
说起这条通村水泥路,岑山村的村民赞不绝口。“以前这条进村路是一条黄泥路,路面坑坑洼洼,两侧杂草丛生,非常难走。晴天的时候,有车经过,便扬起很大的灰尘;到了下雨的时候,人走在上面一脚全是泥巴。”村民黄日晴对这条路以往的恶劣条件印象深刻,“现在有了这条水泥大路,不仅让附近的环境变干净整洁了,而且去布泉乡里的时间,从原来开摩托车要用40分钟,变成只用20分钟。”
据了解,杨湾至仕民公路建设投入使用后,解决了布泉乡岑山村20个自然屯24个村民小组641户2500多名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岑山村2567亩旱地农业和养殖业生产的发展,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村民黄以克告诉记者,岑山村修通了水泥路以后,村里的农副产品栀子、穿心莲,还有村民养的牛、猪、鸡等运出去卖变得非常便利。
隆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盈希介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对此,隆安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组和监理工作组,分片区对23条屯路进行管理,由两个工作组负责屯路建设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推行村干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从公路沿线受益的村委中聘请一些村干协助驻地监理搞好工程质量监督, (下转4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黄初艺)11月9日,隆安县委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集中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县学习贯彻工作。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