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甜女助阵市中区板栗旅游文化节
市中区黄鹤湖水利风景区
尚腾新村格桑花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深耕川南城市群4年,华西城市读本多篇报道推动川南融合、川南崛起、川南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与“南丝绸之路”相逢后商机无限;成渝高铁与即将开建的川南城际铁路在这里交织;统一区号、实施一卡通或成为现实……自贡、泸州、内江、宜宾点滴发展都被华西城市读本一一记录。10月9日,记者走进内江中心城区有“汉安故郡”之称的内江市市中区,感受新农村建设的蝶变,领略日益火爆的乡村旅游。
农村新风尚 节会活动带动人气高涨
大千故里,尚腾新村,村庄一隅,有家女红社,姑娘们以夏布为纸、绣针为笔,穿插之间,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近年来,汉安夏布绣,这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全新绣种品牌在市中区成为一种时尚,出现在各种展览会上。
10月9日,尚腾新村成为记者参观的第一个点,从内江出发,沿着内宜高速行驶15分钟,便可到达“永安”高速路出口。进入永安场镇,优美的绿道在现代农业园区内纵横交错。区位、交通、产业,勾勒出永安镇的现代乡村休闲旅游路线,描绘出“宜游永安”的经纬脉络。
尚腾新村为内江市首个投入使用的新农村综合体,从内宜高速永安收费站下高速后,右行数百米即可达到,涉及永安镇太平寺和马家寺村。
早在2012年7月7日,永安镇举办了“第一届葡萄采摘节”,葡萄园开园当天就吸引近万人入园采摘。成片的葡萄藤上挂满了水灵灵的葡萄,紫的巨峰、红的美人指、黑的黑珍珠……让从内江城区纷至沓来的游客直呼过瘾。在这里,游人总能尽兴而归,果农也因受益而笑,依托永安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尚腾新村”,永安镇的宜游宜居指数必将不断攀升。
如今,永安葡萄节成功举办至第四届,已累积吸引周边地市州和县区游客达14万多人次,成为该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会。
乡村游火爆的背后,是市中区坚持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将其纳入全区战略全力推进的决策部署。为了减小乡村旅游季节性差异,形成“四季有景、四季宜游”的局面,该区正在谋划以“春踏青、夏赏荷、秋品果、冬养生”为发展理念,打造市中区乡村旅游“四季版”。
发展新产业 突破传统模式促农增收
作别夏季,迎来金秋,没有了葡萄节的市中区,乡村游靠什么来吸引人气?在与永安镇毗邻的朝阳镇找到了答案,一路上,道路两边“湖泽橘香,彩耀朝阳”的引路牌引人注目。
在市中区朝阳镇洪家寺村休闲广场外,硕大的柑橘挂满枝头,洪家寺村党支部书记阴文义介绍,当地村民是从2011年开始种植“爱媛38号”柑橘,起初,很多村民并不看好,对柑橘树的成活率抱有怀疑。
阴文义“第一个吃螃蟹”,自己带头率先种植了近20亩果园,没想到,效果出乎预料。这一举动,更是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当地的果园已经有1200多亩。当地政府审时度势举办了以“湖泽橘乡、彩耀朝阳”为主题的首届内江朝阳柑橘旅游文化节。9月26日开幕当天,朝阳镇洪家寺村休闲广场上,人头攒动,载歌载舞,一派喜庆祥和的欢腾景象,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采摘柑橘,更是引得游客纷纷入园体验。
看完表演摘柑橘,午餐时间也被“朝阳”承包了,乡村特色坝坝宴,全是地道的乡村美食,朝阳的泰香米和朝阳的鱼加上各种野菜。上午吃柑橘,下午钓鱼,金秋的黄鹤湖畔钓鱼别有一番风味。近年来,朝阳镇洪家寺村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有利时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蔬、水产、家禽等特色产业,推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领当地村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阴文义透露,目前,朝阳镇正在全力打造“朝阳鲜”这个品牌,试图使镇上的特色产业,如辣椒、柑橘等产品打入市场,塑造品牌。并且,还通过村里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村里的“代买代卖”。
距离洪家寺村不远的靖民镇长安村,于9月19日举办了首届板栗旅游文化节。为期30天的文化旅游节以“游板栗之乡,玩城市户外,品农家美食”为主题,以甜女T台秀、民歌手献唱、户外体验、啤酒音乐晚会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无论是赏百花争艳的踏春游,还是摘永安葡萄的乡村消暑游,以及打板栗、吃柑橘的秋季丰收游,市中区正在极力减小乡村旅游季节性差异,形成“四季有景、四季宜游”的局面。目前,市中区乡村旅游“四季版”逐渐形成。
中区新面貌文化为魂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内江的老城区,翻开市中区厚厚的历史相册,从喻培伦将军纪念馆到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从清幽宁静的圣水古刹到商贸依旧繁荣的四方块……市中区,这个内江面积最小的市辖区,凭借着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创新、转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内江从东汉建汉安县,至今已有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其名称经历多次变化,但除东晋时治所侨迁外,治所都在市中区。辖区内的三元塔、钟鼓楼、摩崖石刻、圣水寺等,都是汉安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程度的缩影。
市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岗介绍,市中区还拥有糖业文化、书画文化、名人文化、宅院文化等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发扬光大,必将成为市中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文化中区”建设,以“弘扬汉安文化,建设活力中区”为主题,采取多种举措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成功创建了“中国书画之乡”;二是将书画与夏布、蜀绣、麻编融合,打造“汉安夏布绣”品牌,成功创建全国唯一的省级夏布画绣之乡;三是结合地域文化,开发了20余种特色民俗旅游商品。目前,正在争取甜城蜜饯申请国家级非遗保护;四是计划以曾家大院为基础,建设内江糖业历史博物馆,同步打造龙门古镇高端文化生态度假旅游区;五是以宗教文化为依托,对摩崖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遗物进行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
此外,市中区还将文旅结合,通过旅游传播文化,扩大影响。目前,已发展特色旅游乡镇3个、乡村旅游景点20余个,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下一步,市中区还将继续开辟一批文旅结合特色工程,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民俗风情,依托独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图由市中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专访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和绵阳市安县工商局局长周兆明主持人:本报记者刘春华嘉宾:张渝田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周兆明绵阳市安县工商局局长在行政诉讼案中,“民告官”而不见“官”的现象时常...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