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姐给“山娃”喂食
在绵阳,有这么一只猴子,它不安于在大山里生活,跑下山到一户农家当起了‘儿子\’,这一当就上瘾了,在农户家里常住下来。360多个日子的相处,让它和当地农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日,记者来到安县高川乡新桥村农户马大姐家,见到了这个‘乐不思蜀\’的小家伙。
□本报记者 杜畅 文/图
猴子下山
赖在农户家不走了
17日下午,安县高川乡新桥村下起了今年的第二场雪。寒风夹杂着雪花吹得人脸上有些刺痛,但在农户马大姐家的院子里,却是十分热闹。只见热闹的人群中间,围住的是一只棕色体毛的猴子,小家伙一边上蹿下跳,一边从旁人手中接过花生、瓜子等零食。看见有生人靠近,小家伙还不忘露出凶狠的样子吓唬一下。“莫怕,山娃,不得抢你的。这是记者,可是专门来看你的哦。”一位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大姐温柔地说了一句。似乎听懂了这句话,猴哥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剥着手中的花生,看起来可爱极了。而这位说话的正是“主人”马大姐。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小猴子的场景,马大姐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的一天,她在给鸡喂食的时候,突然发现鸡窝里有一个奇怪的身影,“当时也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反正一下就不见了,跑得风快。”马大姐说,她以为是山里跑下来的野猫,就没放在心上,因为当地宣传爱护野生动物,马大姐也并未驱赶。渐渐地,小家伙胆子越来越大,发展到与小鸡抢食玉米,这时马大姐才看清了,原来是只小猴子。马大姐立即和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站取得联系,被告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进行驱赶,动物一般会自行离开。可不想,小家伙却并没有离开的打算。“刚开始是白天在鸡窝里抢吃的,晚上就爬到树上去睡觉,后来就干脆不走了,没事就和鸡一起玩。”几天的相处,小家伙已经和马大姐院子里的小动物打成一片,抱抱小鸡,跟狗打闹,没事的时候就跑到家里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翻箱倒柜找吃的,柴房屋顶到处窜。慢慢地,马大姐也习惯了生活中多出来的这个“客人”,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山娃\’,寓意从大山跑来的孩子。“叫猴子它不应,叫山娃它才会过来。”谈及与小家伙的缘分,马大姐满脸笑容。
时常闯祸
送走几次又跑回来
记者看到小家伙的时候,它正被关在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铁笼子里,问及缘由,马大姐满脸无奈。“它啥都好,就是太调皮了,不得已才这样做。”马大姐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将山娃关起来,在它多次跑到公路上拦车,还差点酿成交通事故之后,马大姐才花了600余元打造了这个笼子。“它经常跑到公路上去拦车,有一次还差点把一个车逼到河沟里,有时候还会将我灶膛烧着的柴火拿出来耍,太危险了,才将它关起来的。”
记者询问既然小家伙这么调皮,为啥不将它送走?马大姐更显无奈,“送过啊,送了几次,它都回来了,比我们还先到。前段时间我跟我老公上山去,说把它带远点,带到山顶上去,结果等我们一到家,它已经坐在门外面等我们了。”马大姐笑着说,在连续三次“放生”都没有成功之后,他们宁愿相信这就是缘分,也就不打算送走了。“跟孩子一样在这里养了一年多时间了,如果现在谁说要弄走,我都有点舍不得了。不过,我知道它是属于这山里的,该走的时候还是要让它走。”马大姐表示。
马大姐说,她早已将山娃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家人和周围邻居也很喜欢它。长期以来,山娃每天的饮食都是她在照顾,“我吃什么就喂它什么,除了不吃肉,食量大着呢,不给吃的还嗷嗷叫唤。”马大姐告诉记者,家里买回来的水果,大部分都是进了山娃的肚皮,每月给山娃购买食物的费用达2、3百元。
属于大山
带“山娃”去寻找伙伴
采访中,当地政府和林业站的相关人员也赶到了现场。经过初步判断,山娃是一只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高川这边,猴子下山比较常见,但这种一直呆在居民家的情况,我也还是第一次遇到。”林业站野保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冬季大雪封山,一些野生动物为了寻找食物,的确会潜入到农户家里,但一般是拿到吃的东西后很快就会离开,像马大姐这种“送都送不走”的情况,的确比较罕见。“可能是真的有感情了,舍不得走了!”工作人员表示,马大姐照顾猕猴的行为让人感动,但将其圈养起来的做法也有些不妥,它毕竟属于大山。
出于对小家伙的保护,同时也为了消除马大姐的顾虑,野保科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带着山娃前往绵阳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如果身体没有什么问题,还是会选择将其带到距离马大姐家相对较远的地方进行放生,让其去寻找自己的族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娟)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溢,臭气影响居民生活、餐饮店未安装排烟系统,油烟影响他人生活……近段时间,市民反映给市长热线的问题,经热线平台督促办理,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均得到有效解决。...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