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从0.1%到6.8%,攥指为拳爆发力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1-25 14:39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打造“两个增长极”——加快建设江油工业园区、发展文化农业旅游生态产业区。“坚决破除只靠‘老天爷赐予\’和‘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观念”,在“从无到有”与“有中生新”中,江油不仅在一年中连续打响了“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与“青莲国际诗歌小镇”这“两个国际”,而且2个月就基本完成了总投资达82.4亿元的神华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桩基工程建设,11个月就建成了计划总投资逾6亿元的江油颐江(国际)电商产业园(一期工程)。全年共实施项目241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60亿元、增长7.8%。

“思谋有多深,发展就有多远;干劲有多大,成效就有多实”。在破解“钱从哪里来”这一投资难题时,江油在创新理念中谋路子、找票子:放大产业基金杠杆,新建企业应急转贷资金、旅游产业发展先导基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加快组建不低于10亿元的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基金,精准用于支持项目策划建设和新型业态催生培育,成功撬动68.8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

用“项目投资强势”换取“经济发展强势”。作为全省“十强县”的绵阳市涪城区加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占地400亩的物流项目——西部冷都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年100亿元的交易规模,成为川西北乃至西部最大的国际农业物流港。游仙区狠抓项目、大抓招商,务实推行“区级领导一对一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具体问题制度”,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6.7%。从2015年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40%的负增长,安县在“抓进度、抓争引、抓服务、抓考核”中逆势而上,全县投资转负为正,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7%。三台、盐亭在多元筹资上主动出击,各自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35.3亿元和25.7亿元,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要素保障……

比发展,比项目最直观、最实在。在上下同欲提速项目建设的交响中,绵阳各县市区和产业园区竞相发力。2015年全市14个纳入统计的区域,全部实现正向增长。游仙区等地投资增速超过10%。

在贴身紧逼中主攻一大重点

——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像种粮食一样“种”实体经济,努力做到“引进一个重点项目,壮大一个优势产业,催生一个新的增长点”。

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产业,稳产业的重心在于抓工业。

——这不仅因为在三次产业中,工业是支撑经济行稳致远的主导力量,而且也是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场。

2015年8月19日,绵阳总投资127.3亿元的2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这批重点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领域,达产后年可为绵阳工业经济新增销售收入127亿元。紧随其后,12月15日,绵阳投资91亿元的53个重点项目再度集中开工,项目中有多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聚精会神谋产业,满怀执着兴工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纲要》以及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去年以来,绵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工业产业现状进行再分析、再研判、再出招、再发力,提出将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绵阳市工业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这一“再造一个工业绵阳”的顶层设计。

根据这一方案,绵阳在“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突出比较优势、彰显区域特色”基础上,提出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六大产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攻方向,同时将绵阳富有比较优势的食品和化工这两大产业作为主攻重点,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中实现全市“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规模化”,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2.4%,较2014年增长101.2%,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届时力争达到全市工业产值的60%以上。

新的增量,在强抓投资中蓄积;优的结构,在优化投资中转换。截至11月,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达到332.42亿元与311.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和5.4%,位列全省前茅和高于全市年度发展目标。同时,围绕“引进一个重点项目,壮大一个优势产业,催生一个新的增长点”,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高密度地外出跑项目、跑招商,全年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334个、拟定投资额1366亿元;国内省外履约项目439个,到位资金49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6.8%和26.8%。

就在这“攻坚项目不闪火,增速换挡不跳水”的击鼓奋进中,绵阳还将项目推进的潜力与重点放在那些“受欢迎、能感知”的民生项目与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是在攻坚交通上,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为“交通建设是一项先导型、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发展经济必须首攻交通”。绵阳计划在“十三五”末交通项目投资额比“十二五”期间翻番,完成800亿元的交通建设投资,在分批次推进绵(阳)九(寨沟)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开建以及启动“重构一环、贯通二环”建设的同时,实现“高速公路到县,油路到乡,水泥路到村,硬化路到组”目标,把绵阳建设成为“外部联通、内部贯通”的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6年1月7日,在中共绵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绵阳市委、市政府再次强调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健康有效的投资对稳定增长与调整结构的关键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项目年”行动,计划全年申报省级重点项目71个。谋发展,抓项目,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而且也是一种状态与作风。在扭住关键与实化细化中,绵阳市委、市政府在项目推进上昂扬斗志击鼓奋进!

记者手记

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

“经济学需要‘中国创新\’!”

这是2015年5月中央权威媒体对一段时间极个别专家对中国投资误判误解的一篇有力回应之文章。彼后,中央又一权威媒体在“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一文中又如是指出:“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全力重塑中国经济新常态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解决投资领域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等难题。令人遗憾的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部分社会舆论片面地把过去低效投资带来的问题和矛盾等同于投资本身,一度负面或消极地看待投资的经济功用。”

诚然,投资是一国经济在任何发展阶段都须臾不可脱离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支撑经济稳健发展,投资仍是重要支撑。稳增长,也就是稳投资。

而从当下区域发展来说,区域间发展的差距反映在经济实力上,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项目建设的成效上,取决于拥有项目的大小、多少和质量。可以说,没有新的项目,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大的项目,就没有大的发展;没有举足轻重的项目,增长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没有依托。

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像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办学校、建医院、兴水利等,同样也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作为支撑。可以说:“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投资,抓民生也需抓项目抓投资。”

紧扣发展要务,专注发展定力,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相得益彰,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去年以来绵阳全市上下的共识。

正是在这一共识的指引下,从去年5月以来,针对投资下行压力,绵阳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攥指为拳,靠前指挥,强力推动,“攻坚项目不闪火,增速换挡不跳水”,实现了投资增长从0.1%到6.8%这一漂亮逆转。这无疑为绵阳经济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新闻推荐

绵阳市公路运送旅客513万人次

元宵节前后,务工流、探亲流汇集,春运又迎来客流高峰。昨(23)日,记者在绵阳火车客站看到,车站旅客络绎不绝。(本报记者苏东华摄)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汉)截至2月22日,绵阳市道路客运共投放营运车辆3...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0.1%到6.8%,攥指为拳爆发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