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记者 安峥 文/图
近日,记者在安州区界牌镇龙集村的亿坤葡萄种植园内看到,几名工人正有说有笑地忙着“绑枝抹芽”(如图)。
成立于2013年的亿坤水果种植合作社,是安州区唯一一家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的合作社。谈到自己的创业之路时,亿坤合作社负责人刘果有点腼腆。“大学时,学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完全同种植行业不沾边;因为我的父亲(岳父钟继坤)在这里创办了合作社,我就跟着进了这一行。”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钟继坤父子俩投入200余万元,再发动该村16户合作社社员,累计投入近700万元,流转了450亩土地种植葡萄;他们以葡萄采摘为媒介,依着葡萄园的地势修建了农家乐。每到夏天,走进亿坤葡萄园,在长长的葡萄走廊下喝茶品茗,就着清风品农家饭,格外惬意!
正所谓“酒好不怕巷子深”,对于葡萄园的销路,刘果显得相当有信心。“去年,我们销售了100余万元的葡萄,都是通过客人来田间地头采摘的渠道卖出去的,没有经过批发商”。另外,刘果的底气来源于自家地里水果的品质。“我们种了十几种葡萄,有夏黑、美人指、巨峰等,再加上我们的绿色认证,即使今年产量增加,我也不愁销路。”“等葡萄成熟后欢迎大家前来免费品尝,不过你们吃后要在朋友圈里帮我宣传宣传哟。”刘果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看吧,我的朋友圈许多都是全年买我葡萄的老客户;我过段时间就会更新动态直播葡萄园的近况,不少还提前预约说要来采摘了”。
这个年轻的80后一边同记者交谈,一边告诉村民“这个枝要掰了,一根老藤上最好留3个芽口就好;这个花串太密集,过段时间还得来掐花”……听他的谈吐,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个“门外汉”,他坦言:“将技师请上门,我自己就跟着学,现在完全能够自己上手。”“看到我们葡萄园林下的那些土鸡和鹅了吧,鹅可以将葡萄树下的草吃掉;鸡可以捉虫子吃,所以我们就能避免少打一些除草、除虫的农药”。刘果笑笑说。
一人致富,惠及村民。已经年近六旬的尹全珍老人正在地里忙碌,她笑了笑说:“在葡萄园里立一天,做点手上的活儿,都能赚50元,还挺划算。”每年,在亿坤葡萄园参与劳动的村民达到20余人,他们都是就近的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而那些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平均每户每年能够分红15万元;正可谓土地里种出了“金娃娃”。
新闻推荐
挖掘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展示青少年时代风采第九届一技之长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四川绵阳北川赛区正式落幕
比赛现场本报讯(唐娟记者袁媛文/图)日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由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家联合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四川指南针传媒有限公司、绵阳广播电视台...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