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打造名师 推动教师幸福成长——安县泸州老窖永盛学校创建“永盛名师”校本研修纪实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5-04 14:07   https://www.yybnet.net/

曾经是百年的“安县花荄小学”,二十四所村小牵手共担;2002年安县县城由原来的安昌镇搬迁至现在的花荄镇,“花小”走进城乡的边沿。2008年灾难中涅槃,恩泽中更名“泸州老窖永盛学校”,八年重铸重塑中,思谋“城市乡村学校”发展之路:“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基,让家长开心、放心、省心”的办学理念“破茧而生”;“让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脱蛹成蝶”!重建后的八年里,该校纳百川汇四海、担责任谋发展、强安全保稳定、抓质量创特色,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学校特色发展日益丰盈笃厚,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劳技先进单位、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四川省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绵阳市示范小学、绿色学校、特色少年宫、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等;安县目标考核、教学质量年年特等奖学校等。

正视问题

提出教师队伍成长目标

作为一所百年乡镇老校,县城东迁、灾后涅槃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带给了发展的挑战:如何从乡镇学校过渡为县城所在地学校再提升为县城学校?教师队伍“新老更替”的现实中,如何让新、老教师共焕生机,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中?以人为本育名师,名师为本育能生,师生共进创强校。强校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反复思考之后,该校领导班子决定围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怎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两个方向,以“幸福成长”为理念,以“校本自救”为主线,提出了“打造德能双馨队伍”的特色发展目标。

管理入手

铸牢教师幸福成长基地

一所学校办学成功的标志,除了是让千千万万学生快乐成材、家长满意、社会称赞之外,还要让自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活得更有尊严、更具高贵、更加富裕和更加幸福。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在教师认同的规范有序但绝不“超负荷运转”日常工作中。所以学校领导一定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跑人。为此,该校建立了“行政三联系、三听课”方式,即每一位行政领导联系一个学科、年级、班级(毕业班),深入教师、课堂、学生,听完(考核完)学科所有老师的课,参与年级组、学科组所有教研、科研等活动,并通过上示范课、做专题报告等帮助“所联系”的老师、学生、家长寻找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途径。

让教师幸福地工作,就是要把教师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近几年,该校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凸显“为教师减负、为课堂增效”:一是集体备课流程化,实现教师不再“抄教案”;二是课堂督查全面化,实现组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建立培优辅差课题,帮助培优辅差最佳化;四是“课堂教学考核”贯穿了每一个学期,即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新教师见面课”、“全体教师考核课”、“名师示范课”便开始启动,联系学科行政带动学科组教师采取“小组听课”的方式进行听、评、议、分(给分),尽力帮助教师把每堂课都上成优质课。

以赛促晒

构筑特色校本研修模式

制约教师成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现象:“高原现象”、“职业倦态”、“旁观者”、“瓶颈现象”。所以,管理者,在打造教师队伍的道路上,必须要有学校特色的模式,形成常态;并不断“加料”,“煽动”教师点燃激情,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情更浓”中去参与、去“激活”。

(一)基本功大赛,实现全员全面的提升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在扎实敦厚、游刃有余的教学基本功里!唯有此,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

2011年,是该校迁往重建后新学校的第二个春天,该校启动了第一届“教师新基本功大赛”,即全体教师参与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比赛,根据单项和综合成绩授予“单项技能奖”和“基本功全能奖”。形成常态,能让教师有参与研修的准备和盼头。但倘若永远是固有的人、固有的方式、固有的评价,教师同样要产生排斥感。以“变”促赛,常规中有变化、年年有新招,才能激活教师经久弥新的参与激情。这应该是教师队伍打造管理中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教师新技能大赛,到如今,该校已经举行了五届,从授予“单项奖”、“全能奖”,到历届变化和叠加:如,获奖作品校园文化布展,学生、家长簇拥围观,评头论足中是认可和欣赏;获奖课件上课,促动的不仅是“现代教育技术新技能”,更引领教师课件制作必须立足课堂、立足需求,凸显实用、高效;“全能奖”教师在校园六一艺术节的舞台上现场展书画,泼墨挥毫、亮风采展神韵。再到今年的“教师新技能大赛”,该校正在启动在学生离校后的暑期集中学习时间进行,就“三笔字、简笔画”等“老基本功”和“课件制作使用、数字校园班班通”等“新基本功”,先培后赛,让全体教师“心无旁骛先学习,一丝不苟晒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促晒,全员全面提升”的目的。

(二)“永盛名师赛课”,聚焦课堂效益的生成

课堂永远是教育的封面,更是教育的心脏!而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场所——“神圣而纯洁的课堂”。课堂高效则教师的生命高效,课堂美妙则教师的人格美妙,课堂精彩则教师的人生精彩。

2011年秋季,该校开始启动“永盛名师赛课”活动,以锤炼教师解读教材方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的能力。首先是一线教师全员参与方案设计比赛,现场抽签定内容、定考号,由联系年级行政牵头,四人以上“流水作业封闭式”评分。其次是以学科人数特点以30%——50%的比例进入说课比赛。最后是以说课者50%左右比例进入课堂教学比赛。这样,层层遴选,三项比赛按照方案设计、说课和赛课各占50%的比例汇总,授予名列前茅者“永盛赛课名师”称号。五届赛事,已经成为固有的“三部曲”,59人次的教师先后获得各个学科的“赛课名师”称谓。“如何让教师队伍成长学无止境”?2012年,该校建立了“永盛名师考核方案”,以年度为单位,从“教学质量、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论文创作与发表、上示范课、参加县市赛课”等方面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体现了一个基本原则:进则保冠,授予“永盛名师”称号,并免予下一轮的比赛,作为特邀评委参与、指导下一轮的比赛,并享受一定的名师奖励;退则重头开始,参加下一轮的比赛;连续三年“保冠者”被授予永久性的“永盛名师”称号。这样的“变”,让教师在学校“永盛名师赛课”的研修活动中,永远有一种紧张感、新鲜感和竞争感,促进其学无止境。五届四年的“考核”中,有近20位教师被冠以永久性“永盛名师”称号。

(三)“永盛名师展示”,推动抱团共进的达成

作为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被尊重、被认可、被赏识”是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最有效的举措,而让老师在校园里、在师生面前“展示风采”是重要“被赏识”的方式,更是实现教师队伍打造“抱团共进”的最有效的方式。

结合校情和形成模式的校本研修,该校建立了以下“名优教师的展示”平台,推动教师““结对帮扶、抱团共进”,让优秀成为共有的习惯。

一是建立了“永盛名师”和行政“抱团”方式,一起进行“国旗下寄语”。

二是建立“永盛名师三示范”机制,实现“抱团效益”。如今,每学期开学第一、二周的“永盛名师献开门课”、期中“献专题讲座”和临结束期间的“永盛名师献复习课”已经形成常态,引领“永盛名师”专研课堂、献出骄傲和激情中带领学科组的共同关注课堂行为、提升课堂效益。

三是建立“名师结队”机制,落实“抱团过程”。即每位“永盛名师(含赛课名师)”每学期和一名教师结队,结队方式以“自由组合为主、学校安排为辅”,可以“强弱结队”、“强强结队”、“自愿结队”,结队组教师自己申报计划,联系学科行政根据“计划”,围绕“课堂帮扶、试卷设计、学困生转化、家校联系、问题会诊”等重点方面进行检查、督促,实现“结队共进”。

四是建立“名师沙龙”展示平台。如何让“名师”的成长成为“看得见”的激励?该校在常规的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举办每一届“名师赛课”展板等基础上,建立了“名师沙龙展台”,即,以“抱团共进”(名师帮扶)为核心,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即教育理想与追求;二是教学相长,即以统计图的记录教学成绩;三是抱团共进,即每位永盛名师帮扶一名学科“薄弱教师”共同跟进的会诊、效果等;四是课题刻录,即名师参与课题研究及成果;五是名文优课,及名师参与论文撰写、刊登和参加各级各类献课、赛课等情况;六是生活与生命,即名师个人生活、读书等感受、感悟和关怀学生生命成长等。为了增强“名师管理”的“可视性”,扬起名师骄傲的情结,该校在校园师生的必经通道上建立了“名师荟萃、抱团共进”的过程展示台,以“活页式”布展(有则布展,无则空缺),引领“永盛名师”示范、辐射,牵扶成长。“永盛名师”作为该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实现了推动教师幸福成长的目标,为学校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泸州老窖永盛学校的亮丽名片。这,必将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强劲而鲜活的动力!

(郭正恩 刘文菊)

新闻推荐

走进学生心灵 促进健康成长——全市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竞赛在北川七一职中举行

本报讯近日,由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承办的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竞赛在北川七一职业中学举行。绵阳市中职学校、北川中小学校教师代表参加听课活动。...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名师 推动教师幸福成长——安县泸州老窖永盛学校创建“永盛名师”校本研修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