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良兴村干部在葡萄园了解葡萄种植情况。
本报记者 何任朗文/图
参与精准帮扶的社会爱心人士可通过手机软件看到贫困户种养的蔬菜与禽畜,随时互动;每个贫困户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户的家门口都有一张***结对帮扶卡;全村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脱贫方案、脱贫时间等,形成一张完整图表挂在墙上……隆安县城厢镇良兴村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广大贫困户正逐步走上脱贫的道路,村容村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创新模式 突破传统
在良兴村,不少贫困户的脱贫方式是发展种养业。不过,该村的种养方式与传统的不一样,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种养场所安装了摄像头,主要作用不是防盗,而是用于互动。
这是怎么回事?驻良兴村第一书记谢锋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中引进的新模式。可别小看这个摄像头,它可以实现贫困户与参与精准帮扶社会爱心人士的互动。原来,良兴村引进了“农夫的菜”产业助力脱贫,“农夫的菜”公司负责在南宁市区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家庭)参与到精准帮扶工作中来,这些社会爱心人士(家庭)与该村贫困户组成结对帮扶,专门消费贫困户种养的蔬菜与禽畜等。他们通过一个手机软件,就可以看到农产品种养的全过程,还可以随时与贫困户互动、沟通。
这种帮扶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了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还能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消费。谢锋说:“周末的时候,市区的社会爱心人士(家庭)还可以来到这里,看看他们消费的农产品以及当地的田野风光,带动贫困村的发展,这也算是旅游扶贫。”
产业多元 因户施策
张祖国是隆安县城厢镇良兴村中腮屯的贫困户,记者看到,他家大门上有一张***结对帮扶卡。刚刚整理养鸡场回来的张祖国透露:“我的养鸡场要扩建到400平方米,计划养殖6000只鸡,这是与公司合作的。鸡苗很快就会送过来,所以我要抓紧时间把鸡场扩建好。”
选择养鸡和种植“农夫的菜”来实现脱贫,是按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张祖国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小孩都在读书,因此他与妻子选择了劳动力要求不高、规模不大的小型种养,(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日前,隆安县综治办联合县公安局组织召开物流寄递业表彰大会,推动落实物流寄递业规范管理。 会上,隆安县公安局通报了隆安当前物流寄递业动态和专项整治情况。目前,该县共有物流寄递企业80家,经公安机...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