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场打工的村民正在采摘葡萄
□ 张敏 本报记者 安峥 文/图
“我在无污染纯自然的山地里成长,我就是您想要的甜蜜——夏黑”;“铁木有果初长成,主人将我种在世外桃源,只为自然的味道……”这温情的话语是安州区乐兴镇铁木农场主周维木在朋友圈写给自己葡萄的“情书”。这个土生土长的乐兴人,在外闯出了一片天地,近年毅然回到家乡,走上生态种植创业道路,将昔日的荒山坡种上了生态葡萄,带动一方群众致富。
近日,记者前往铁木农场采访,还没有入园便遇见前来咨询报名到农场务工的留守妇女李代芬。她笑着说:“看着我们组上其他人在铁木农场务工,每年能增加近万元收入,我心里也痒了起来。”据了解,自铁木农场开园以来,共吸收近百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在此务工,让他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补贴家用。
李代芬口中的铁木农场,是周维木从2012年起筹备成立的一个家庭农场,隶属于绵阳铁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场内种植着130余亩的山地葡萄,主要有夏黑、巨玫瑰、巨峰等品种。为了让游客在接下来的采摘节获得更舒适的采摘体验,铁木农场近期正在逐步完善农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停车场、打造一家生态农家供游客用餐、从国外引进几台VR虚拟现实头盔,供游客体验7D高清影院……
2009年,在外经商了近二十年,一直从事建筑行业、酒店经营的周维木决定回到家乡,在绿色种植行业干出一片新天地。经过多次考察,周维木在乐兴镇八角村选定了一片空气好、水质好的荒坡,作为创业起点。他以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100余亩荒坡,用于生态有机葡萄的种植。“农场里种了夏黑、巨玫瑰、巨峰几种葡萄,葡萄是喜光植物,为了给它充足的阳光,我们没有盖大棚,让葡萄充分吸收阳光,这样葡萄水分才会更多,果实也更香甜。”周维木向记者介绍道,为提高葡萄品质,实现无公害管理,基地的葡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而且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栽植和管理。
跟随着周维木的步伐,记者在葡萄园里看到,一片远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明朗,近处的黄土地上长满苍翠欲滴的葡萄藤,俯身下去,只见一串串葡萄犹如珍珠般挂在枝桠上,紫色、绿色、淡粉色,分外抢眼。周维木指着一串串葡萄笑道:“看吧,因为没有打膨大素,这串葡萄小的都不像一家人了。”记者顺着他的手看去,两颗相邻的葡萄树因枝干粗细不同,结的果实竟然也有不小差距,大小不一;粗壮的枝干结出的果实也略微饱满大粒。
谈到铁木农场的未来,周维木伸手指了指对面的那一弯梯田:“我计划将那一片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层次感分明的荷塘景观;再在葡萄园的道路旁、山坡上种上格桑花;等到基础设施条件跟上后,再建一个星级农家乐;形成遥望荷塘、近观花海、采摘、垂钓、品农家饭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
正如微信上所说“我就是你要的甜蜜”,铁木农场的葡萄不仅能为游客带来甜蜜的味觉;更为四十而立的周维木带来了事业的甜蜜。今年葡萄进入丰产期,预计产量达到10万斤,收入达150万元。与此同时,周边的村民也因土地流转、劳动务工每户增加收入2万余元,真正的让小葡萄变成了“甜蜜果”。
新闻推荐
孩子们接受远程安全教育本报讯(记者安峥文/图)6月21日晚,农村淘宝在安州区迎新乡皇觉村服务站给18名留守儿童上了一堂远程安全教育课。“在这里听课,好玩还能学东西……”参加安全学习的...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