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明在进村路上遇到村民,就“截住”他们签扶贫补助协议。 黄初艺摄
“出水了,出水了!……”欢呼声响彻隆安县都结乡念潭村,6月13日,念潭村打的井出水了,念潭村第一书记范小明几个月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
念潭缺水,念潭这个村名足以看出念潭人对水的渴望。
盼水:缺水是念潭村的“穷根”
“我们祖祖辈辈都到山外挑水回来用,要翻过两座山,来回一个多小时,前些年在政府项目支持下,村里各家各户建了水柜,才结束了挑水日子。”念潭村村支书、主任凌耀庭说。
但即使这样,每年还是有3个月时间缺水,特别是2011年干旱之年,村里打了3口井,就是不出水。
2015年10月,刚刚来到念潭村的第一书记范小明用“山穷水尽”这个词来形容当地的状况。“山穷”,即全村239户,仅有耕地面积700亩,水田只有21亩,其他都是旱地,且都零散分布在山间石缝里。“水尽”,即全村下念、中念、上念、龙伏、孔羊5个自然屯,仅孔羊屯接了来自陇割村的饮用自来水,其他4个屯的村民只能饮用山塘水、山间水。
第一次看到村民饮用的山间水,范小明流泪了:长时间静止贮存,水柜里的水是绿的,底部沉淀着一层厚厚淤泥,水面还漂浮着枯枝败叶,甚至还有死老鼠。这就是村民天天喝的水。由于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以及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村民患病率非常高。范小明深知,因病致贫就是村里贫困的根子。
“在我挂职其间,一定要解决念潭的饮水问题,拔除念潭的穷根。”范小明把解决村里饮水的责任放在了心上,扛在了肩上。
寻水:念潭地下真的无水?
没有项目,不等不靠。范小明自己找到百色的一支钻井队,经过一番协商,钻井队同意到念潭村来试试。
谁知刚来到念潭村,钻井队的老板反悔了,要马上走。范小明急了,当即带他到水柜看村民饮用的水质,并向他诉说村民的饮水困难。看到惊心的一幕,听到痛心的诉说,老板咬咬牙说:“我干了!不出水不拿钱!”2015年11月,钻井队在念潭村扎了下来。
第一口井,钻井队足足挖了4个月,钻坏了两个钻头,挖到135米深都没见一滴水。第二口井开挖,还是不见水!一个月后,老板放弃了。
“念潭真的没有地下水吗?”范小明想到了念潭这个村名的含义及念潭祖祖辈辈对水的追求,想到了村民饮用的山间水,想到了村民的疾病。“不行!一定要打出水,不管挖多少口井,挖多深,都要找到水。”范小明下定决心。
引水:载入念潭村村史的一刻
好说歹说,范小明硬是说服了钻井队的老板留下来,继续钻井。“钻第三口井,但只挖到80米,到80米再不出水,就撤了。”老板说。第三口井开挖50米没见水,60米没见水,范小明的心往下沉……70米,土层湿润了,有希望!范小明激动了,72米,水出,且是喷涌而出,这回不仅范小明激动了,挖井队的人也激动了,村民更是欢呼起来“出水了!”
经过技术人员测定,这口井出水量理论值可以达到每小时20立方米,足够全村人用了!6月13日打井出水之事足以载入念潭村村史。
本报记者杨静
通讯员黄初艺 陆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梓剑通讯员黄丹阳)近日,2016年南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和个人名单出炉。市科协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入选计划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以奖代补和奖补结合的原则给予科普经费支持,...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