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微课不微——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绵阳日报 2017-09-28 07:33   https://www.yybnet.net/

微课作为一种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尝试将微课“植入”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利用了微课的课堂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包括学校教育。"微课"就是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微时代”的重要代表。

一、关于微课的形式及特点

微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但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是指时间短一堂微课的时间一般大约在5-10分钟;“小”是因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可以是一个或者部分知识点的讲解,而且要求形式相对简单,资源容量较小;“精”是指微课要求讲解精炼,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微课;“悍”是指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教学效果却很强悍。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这些特点能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平常教学中因为容量大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在今年的片区赛课中,我们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微课带来的惊喜。我们就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垃圾的处理》为例。

二、微课在课例中的运用(一)课例特点分析

首先,我们从教材分析说起。《垃圾的处理》是按照模拟实验、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分析焚烧的利弊顺序安排的。教学目标有:1.知道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即使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2.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3.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有: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教学难点是: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深入探索依然存在的问题。

综合看来,教材这样安排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不过,在这样的安排中,学生似乎体验不深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难以有效突破。为此,我们在设计时,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全体学生都能亲历探究,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环保活动。于是,我们想到了一条设计思路:由发生的现象(垃圾乱丢现象)——发现问题(垃圾污染严重)——提出猜想(垃圾对水、空气、土壤的污染)——验证问题(实验验证垃圾对环境的破坏)——解决问题(设计科学填埋场)。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设计了第一份教案:第一部分我选用了几张垃圾场和生活中垃圾满地的照片来引导学生发现垃圾污染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让学生猜想垃圾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第三部分做实验,先用PPT让学生了解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最后总结实验;第四部分是直接让学生根据前面总结出的垃圾对环境的破坏设计垃圾填埋场;第五部分出示PPT图片,展示出新型垃圾填埋场,为学生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试讲,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能体现科学课的特点,但是时间远远不够,本来计划40分钟,结果却需要50分钟才能完成。而且,我们发现了几个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开课的图片没有打动学生,没有营造出预设的氛围;二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没掌握好;三是对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讲解和分析耗时太多,而且形式古板。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必须得改。那怎么改?是直接删掉吗?但是感觉每一个环节都很有必要。那只有挤时间,怎么挤出10分钟?通过钻研和探索,我们就想到利用微课来解决以下问题。

(二)利用微课解决课堂中的问题1.利用微课解决课堂时效问题

关于怎么解决课堂时间不够的问题,我们想到微课具有“短”“小”的特点,而且可以让结构更紧凑。于是我们把开课时原来那些垃圾满地、污染周围环境和垃圾场的恶劣环境的照片,改成用手机彩视做成的一段长约50秒的视频,通过网上搜素找一段令人能触景生情的音乐,插入视频。这样,原来的1分30秒变成了50秒,节约了40秒时间。另外,把实验过程的教学和新型垃圾填埋场的介绍改为了微课的形式。

通过三个微课的设置,为课堂“挤出”了大约9分钟时间,有效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2.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在第一次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仅凭对文字的阅读,无法很快记住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了让他们尽快记住实验操作过程,我们打算采用形象记忆法。教师亲自做一次实验,把这个实验操作过程录下来,制作成视频,制作时,把实验中的关键点用字幕显示出来,如“第一步倒入石子、第二步加清水……”。让学生完整地看一次后再请他们回忆,说出的实验步骤。这样就能有效突破地之前的难点问题。

3.利用微课解决教学形式单一问题

科学家设计的“新型垃圾垃圾填埋场”需要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他们的作用,之前我们设计的是一张截图,和书上的一样,然后就直接给出名称,让学生来说他们的作用,这样不仅非常的耗时,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现在我把它制作成动态的PPT,每一个部分的名称按照讲解的顺序出示,用Audition把声音和PPT录制成一个微课,教学时直接播放,就像是看电视上的记录片一样。这种采用视觉和听觉共同刺激来学生的大脑皮层,更容易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形式更新颖,学生更感兴趣。

按照改进够的设想,第二次教案成形了,需要的微课等资源准备好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讲。果然,有了微课的帮助,第二次试讲的效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是时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与预设完全吻合。其次课堂气氛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因为采用了微课,学生很感兴趣,在课堂上很投入,表现也很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微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制作微课也并不难。利用微课,能有效改进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绵阳市安州区七一实验小学张敏王刚)

新闻推荐

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稳步扩大今秋,绵阳市新投用6所公办幼儿园

□本报记者邓娟今年秋季开学,绵阳市6所公办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500个。目前全市已开工的8所公办幼儿园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明年秋季开始招生。建成后,全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将进一步扩大,入公...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微课不微——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