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从演样板戏到畅享文化盛宴

来源:绵阳晚报 2018-11-30 08:00   https://www.yybnet.net/

2017年5月19日,绵阳市首届中华吟诵展演记者胥江摄

艺术家平武慰问演出记者胥江摄

沙家浜剧照(资料照片)

前不久,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绵阳市戏剧周展演活动举行,接连4场演出,从京剧川剧到小戏小品,多个优秀节目轮番登台,让市民朋友享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艺术魅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城乡市民曾经单调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多元的文化娱乐格局,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记者张登军

业余的演出队

舞台上,一个带着包裹的少女被刁小三追赶。少女向阿庆嫂求救,听闻阿庆嫂是司令刁德一的救命恩人,刁小三赶紧求饶……这是1979年春节正月初一,安县(现安州区)界牌乡前锋大队(现石安村)的大队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群众文艺演出场景。样板戏《沙家浜》赢得村里群众的连声喝彩。在这个戏中,饰演刁小三的正是农民沈天义。

作为村里的名人,只读过几天书的沈天义因发明“红苕越冬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发明奖,被调入安县农业局任农业技术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全国城乡一片欢歌,前锋大队从每个生产队抽调热爱文艺的群众,学习金钱板、排练样板戏,准备在春节初一、初二演出,“名人”沈天义也被通知回家,参加样板戏《沙家浜》、小品《审椅子》的排练演出。

在文化生活单调的时期,像前锋大队这样的演出活动,只在春节前后才有,这也成为农村群众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而在平时,对广大农村百姓而言,更多的时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看一场演出多少有点“奢侈”。更多的时候,农村的百姓们对村里安装的那台广播充满了期待,这也是农民沈天义对改革开放初期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后来,每到节日,场镇上舞狮子、耍龙灯、演采莲船的也多了起来。

茶园里的时光

茶馆里坐满了人,台上的评书艺人陈安民正在演出传统评书《双桂图》,听到精彩处,台下的茶客们忍不住吼出一声“好”。

这是1983年的一天,在安县(现安州区)秀水镇一家茶园。正是这天,曾经师从梓潼评书艺人罗玉林的秀水镇小伙杨文军,正式拜师陈安民,开始了自己的评书生涯。回想起那段日子,杨文军至今依然陶醉其间,“那几年,每一场来听书的都有300多人”。

杨文军的评书演出,先后去过三台、中江、绵竹、广汉等地,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观众。到1992年,他在家里开了一家茶园,开始评书驻场演出。不过,随着电视的普及、卡拉OK的兴起,评书演出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盛况”。

回想当年,在绵阳从事文化传播的张晓军也是记忆深刻。老家也是在秀水镇,他的父亲痴迷于茶园生活,时常流连于秀水场镇的文化茶园、来鸿茶铺,或看川剧或听评书。张晓军儿时多次随父亲走进茶馆,每次从场镇返家的路上,父子二人时不时会哼上几句,一些评书段子或川剧唱词他至今还记得。那样的日子,给张晓军的童年生活添了几分滋味。

不过,最让人兴奋的还是看电影。在绵阳城区,大型企业每周都会放一次坝坝电影,这成为当时城里人最时髦、最让人羡慕的日子。在农村,看电影同样是奢侈的消费。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个春节,听说隔壁村里要放电影,张晓军揣着两毛钱压岁钱,与院子里的伙伴们走了半小时路看了一场,花了多少钱记不得了,但《满山红叶似彩霞》的片名让他至今难忘。

难忘的卡拉OK

1993年春节,一家名为“浅丘”的卡拉OK厅,在绵阳高新区普明场镇悄然亮相。这是几位当地人在外地考察后,合伙开办的。

当时,临近的永兴镇有一家卡拉OK厅,“浅丘”则是绵阳高新区普明片区唯一的一家。隔壁是普明中学,附近还有一家大型企业,虽然场地只能容纳不足20人,但在电视机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庭的时候,这个全新的娱乐方式,让“浅丘”卡拉OK厅很快就成为人们追崇时尚生活的热门聚集地。

“浅丘”卡拉OK厅当年的一位经营者回忆,当时还是磁带播放,点选歌曲用手柄摇,但最初那两年“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来”,每唱一首歌一元钱,工人、教师、学生,还有附近的居民,饭后闲时都喜欢来这里“吼上几首”。

在安县界牌乡,沈天义也迷上了卡拉OK。1996年春季的一天,沈天义走进一家卡拉OK厅,先后演唱了《春天的故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红星照我去战斗》,他发现“卡拉OK很有意思”,此后,每个月“至少去唱两回”。

也正是在卡拉OK厅的那段时光,让沈天义的演唱技巧大幅提升。多年后,他因为模仿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被称为“绵阳腾格尔”。后来,他多次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演出,还在2011年、2017年两次举办了个人演唱会。用他的话来说,越来越多的演唱平台,让唱歌成为他“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多元文化生活

2018年11月20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戏剧周展演在绵州大剧院启动。当天晚上,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创编的京剧《陈毅回川》,沈天义特意去观看了这场演出。

有演出,就会去“享受一盘”,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沈天义的生活追求。他还经常去看电影,这个爱好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他最常去的就是涪江影剧院。最近几年,随着电影院的增加,绵阳的电影院达到30家,他把绵阳城里的电影院“基本上走遍了”。

沈天义的文化生活,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绵阳人文化生活方式的缩影。

在绵阳,送文化下乡、进社区公益演出已经成为常态,2014年底启动的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经过几年的运行,成为绵阳群众文化市场的一个响亮品牌。图书馆免费开放和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的全覆盖,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文化馆免费开放,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以歌舞的方式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

还有更多的高雅艺术,也走进大众视野。在绵阳市文联一楼的绵阳美术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等地,不定期举办的书画作品展,坚持向市民免费开放。

在商业文化市场,同样火热。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明星走进绵阳,作为一名资格的歌迷,沈天义“每有明星演出必定会买票看演出”,他觉得“改革开放让我挣了钱,就应该享受曾经梦想的追星生活”。

多元文化格局,滋养着绵阳人的生活。沈天义认为,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就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提升与精神生活丰富,“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人大+政协+纪委”联合监督 雎水镇探索新模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邓忠沈平州)今年以来,安州区雎水镇政府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推行“人大+政协+纪委”联合监督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从演样板戏到畅享文化盛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