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勇)11月5日,记者从省档案局获悉,由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四川省档案局科研所和北川县档案局共同申报立项的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北川重度受损档案抢救研究》,日前在成都通过国家档案局鉴定委员会专家的评审鉴定。
鉴定组专家认为,该项目结合北川重度受损档案抢救工作,提出了系统的重度受损档案抢救、保护策略和工作流程,为其抢救与保护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微米级碳酸氢镁粒子对酸化档案纸张进行脱酸的工艺流程,应用真空负压加湿等方法进行档案揭粘研究,以及纯棉丝网常温加固等方法进行档案加固研究,在继承原北川档案抢救和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技术上,在受损档案抽样调查、修复用纸适用性、档案脱酸方法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受损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的理论,对大规模重度受损档案的抢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我们的青春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是灾后千疮百孔的大地,是亟待救援的人们,是迫在眉睫的应急任务。——无人机中队队长赵桢□张庭铭本报记者江芸涵3月3日8时40分,绵阳市北川县,天气晴,微风。随着“电...
北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