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菊,江油市胜利街小学数学教师。自1995年工作以来,一直倾心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线,数十年始终如一日,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勤奋努力,教书育人,她始终把教育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把教书育人当成是人生的快乐源泉。热爱工作的人往往也会得到工作的眷顾,从教18年以来,她因工作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各级组织的肯定和表彰,先后被评为“江油市巾帼建功标兵”、“绵阳十佳辅导员”、“江油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江油市名优教师”……
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虽说多是重复和枯燥,但每每回忆起与学生之间的小插曲、小故事,罗老师说她的内心总有种莫名的感受,这种感受夹杂着兴奋、紧张、落寞、感动、幸福……,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每天看到学生开心地对她挥手致意,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好,心中就会泛起一阵阵感动;一次偶然的感冒嗓子哑了,学生一句“老师,我嗓子哑的时候妈妈让我喝水,喝好多水。老师你也要多喝水哦!”都会让她倍感幸福;家长一条感恩的短信,都会让她充满成就感。正是因为对这些爱的发现,她也有始有终的爱上了教育这一事业,并把枯燥的教育工作当做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在工作中,罗老师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的追求,“要干就干好”是她的口头禅和工作“座右铭”。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积极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研讨课,学习新课标,仔细体会新课标理念,理解教材的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 《教育导报》、《四川教育》、《教育论坛》、《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等最前沿的数学教育理论来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头脑;并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善于发现和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走出了自己风格:她喜欢在教学中“演”数学、在游戏中“比”数学、让学生在问题中、生活中学数学,她擅长创设课堂情境,调动课堂气氛,教学语言也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对抽象的数学产生了亲切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她积极参加数学组教研活动,参与课改研讨,到兄弟学校拜师学艺,外出听课、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与校省级课题研究和同课异构活动,每期都上学校教研课,在数学教研组的安排下,2010年11月到雁门小学送教,2011年4月到双河小学支教一周,均获得好评;接待了多次与来校交流听课的同仁,取得了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良好效果。积极参加在胜利街小学、太平二小、大雁小学、太平镇学校、青联小学承办的市级联合教研体、双百工程及联合教研组的上课、听课、评课及专题发言等教研活动。观摩课 《1000以内数的认识》、《垃圾分类放,生活更健康》、《数学广角—合理安排》等受到同行及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5月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赛课中 《找规律》获一等奖;2010年9月在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赛课中《退位减法》获市级一等奖;2010年9月《倡导探究学习并非拒绝言语讲授》《解一年级数学教学之困惑》论文荣获江油特等奖;健康教育教案评比获省级三等奖;市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一等奖;撰写论文获市级一等奖;首届教工运动会田径项目第三名和第七名;并在《教育周刊》上发表论文三篇。她就像不停旋转地陀螺,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充实和愉悦。
快乐地工作,就是要用心做好每天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我们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或许是老师的一个举动、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宽容的微笑等都可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战胜困难的决心。曾有一件事对罗老师触动很大,那是2005年刚来到胜利街小学校的时候,有一次正在讲台前讲课,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她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一名男同学在讲笑话,旁边围着几名学生在小声的说笑着。“又是他”,罗老师当时很生气,这名学生在班级里是以调皮捣蛋出名的,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罗老师快步走过去,把他从座位上拽了起来,大声的训斥了他几句。谁知他竟然一甩胳膊又坐了下去,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当时罗老师非常气愤,一把抓住他,将他推到了班级外面,然后关上门继续上课了。从那以后,她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他那双充满敌意的眼睛,而且也不怎么听讲,上课不是看童话书就是趴着睡觉,当时罗老师也没有理会,心里想“反正你都这样了,只要不扰乱课堂纪律就行”。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有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在课堂练习,罗老师在他们中间来回的巡视指导着,当走到这名学生桌边的时候,正巧他桌子上的钢笔掉在了地上,罗老师没多想就弯腰把钢笔捡了起来,放到了他的桌子上,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当时认为无足轻重的举动竟改变了他们。又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在专心整理习题精选,而他也趴在桌子上不知在做些什么,而且出奇的安静,“他在干什么呢?”出于好奇,罗老师慢慢地走了过去,原来他正在完善数学笔记,是那么认真、专心。罗老师当时很高兴,于是在交流成果的时候,第一个把他的书本拿到前面给大家看,同学们对他都报以赞许的目光。从此以后,每次罗老师上课,总是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一些指导和帮助,并且鼓励他多举手回答,而每次他都表现得很好。通过这件事,罗老师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教师不能只做课堂的权威者和发号施令的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领路人和朋友,多给孩子一点成功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尽我们教师的一份责任。”
罗老师也始终相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今年罗老师教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十一二岁,即将或已经步入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别重,怎样才能尽快和孩子打成一片,赢得他们的信任呢?罗老师一直在努力思索着,在课堂上用微笑去面对学生,要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可以亲近的,经常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和探讨学习,课间与学生一起玩;午餐分餐时,和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日常话题;在体育课上,还经常同男孩子打篮球、同女孩子跳皮筋;慢慢地,学生们都愿意跟罗老师说说心里话,也喜欢上罗老师的课,她与学生之间也变成了平等的朋友关系,经常在课间有一群群可爱的孩子拥在罗老师的身边,惹来同事一片羡慕的目光。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才可以聆听到教育的声音,才可以享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快乐。也许教育的过程是琐碎的,但绝不是枯燥的,也许为人师者,一生默默无闻,但决不是空洞乏味的。“毕生赤诚心,一生劳碌中,都云师者痴,谁解其中味?”罗老师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享受自己的工作,细细咀嚼其中的芬芳甜美,收获着属于一个教育者的那份快乐。
(刘萍)
新闻推荐
春天,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美好的季节,为了使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到春天的风景,3月29日上午,在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中,江油市欢欢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了太白公园和李白纪念馆,开始了别样的...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