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伯逊 本报记者 李伟 吴璟
6月4日,江油市铜星乡白坭村村民谢元立指着山坡上大片碧绿的雷竹林,高兴地说:“再等几个月就可以收竹笋了,估计亩收入上万元。”按照规划,未来两三年,铜星乡将建成万亩雷竹基地,并配套建设鲜笋冷藏库和干笋加工厂。
而在相距不远的六合乡,香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角。去年香菇销售总收入达6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950元。
在江油,雷竹、香菇这样的特色农产品,正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去年,江油10个山区乡镇经济增速达到1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平原地区。今年1至5月,山区乡镇经济继续领跑平原和丘区。
补短板 打造山区特色产业
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在江油“一枝独秀”,10个山区乡镇与丘区、坝区(平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显现。“夯实底部基础,就必须补齐发展‘短板\’。”在江油市委书记宋开慧看来,山区乡镇发展不足、正是江油发展最大的“短板”。经过调查分析,该市领导认为,山区生态资源好,水资源、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
如何把山区的优势发挥出来?以特色取胜,成为江油山区发展规划的关键词。云集、马角瞄准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果产业,雁门大力发展食用菌、黄花、木耳等特色林下种植……
如何避免各自为政?“山区发展,必须有‘全域\’观,全市一盘棋。”在宋开慧眼中,“全域”,既包括10个山区乡镇产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协同,也包括与坝区、丘区的协调发展。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首批移动运营业务“破冰”当前金融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以创新制胜、以服务制胜?成为摆在各家金融机构面前的共同课题。近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首批移动运营业务顺利“破冰”——...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