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永斌
“再造一个工业江油”驶入“快车道”,投资30亿元的“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签署协议,50万人口、50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已经拉开,“果语花溪”新农村综合体已见雏形……
初夏时节,走访江油。记者发现,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格局中,在绵阳“一马当先,次级突破”的进行曲中,江油正在多点发力,夯实底部基础,打造县域经济的“升级版”。
江油市委书记宋开慧说:“江油要率先实现灾后发展振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两个率先\’为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从“江油材料”,到“江油制造”、“江油创造”,江油工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传统的破碎机一般采用的是挤压式、冲击式破碎,在四川皇龙智能破碎公司,记者看到,这个企业利用拉伸式破碎原理生产的拉破破碎机噪音小、能耗低、粉尘少、不易粘堵,虽然价格比一般破碎机高出许多,却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种新产品从诞生到大规模生产,缘于董事长李寿海的“拉破理论”。如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已达48项,去年的产值达到2.9亿元。
从一个创新理论,到一个专利产品,到一个科技型企业,再到前景诱人的产业。皇龙破碎的成长轨迹,清晰地勾勒出了江油工业的“升级路线”:从“江油材料”,到“江油制造”、“江油创造”,江油工业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
江油是“中国三大特钢基地之一”,灾后重建中,攀长钢投资66.8亿元建设特钢新城。依托材料优势,川矿重装设备项目、长祥特钢10万吨大型铸锻件、六合汽轮机2万吨专用锻件、西南钢铁40万吨炼铁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28平方公里的江油工业园区里,一个个特色“园中园”已经建成;二马厚、武都大康、含增香水、彰明龙凤四个产业带上,一个个新项目正在“生长”。
以“一园四带”为抓手,依托产业升级释放的“潜能”,“再造一个工业江油”驶入“快车道”。江油计划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增加值达到24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54%。
从弘扬李白文化,到发展李白文化产业,江油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在江油的政府机构中,有一个“江油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这是文化和旅游没有被拆分的机构。江油市长马辉告诉记者,其用意就是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融合的交汇点就在青莲镇。一代诗仙李白为这块土地注入了灵气。公元2017年,成(都)西(安)高铁将会建成,届时,青莲可直通古长安。
正是看到这样的优势。陕西竹园嘉华投资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占地十多平方公里的“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建成4A级景区。
释放李白文化的带动效应,老君山、乾元山、天音洞、涪江六峡等景区建设如火如荼,江油正在精心推出“五大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带”,加速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李白文化精品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6年旅游收入较2012年增长3倍,达到60亿元以上,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江油第三产业的引擎和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工业重镇”,到“现代诗意山水园林城市”,江油已拉开了现代化城市的框架
涪江由北至南,东山、西山遥遥相望,“两山一江”之间的平坝就是江油城区。
一个“圈”,勾勒出了江油50万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的轮廓。贴着山脚、横跨涪江,一条双向六车道、全长35公里的一环路已经成型。
一条江,成就了城南新区的迷人魅力。沿涪江而下,涪江、昌明河、让水河之间,一座10.6平方公里的“明月新城”拔地而起。拦河闸坝横亘江中,造出碧波荡漾的江景;生态湿地上,花木茂盛,水鸟翩飞;风情各异的街区,人来人往……江油市区向南扩展了10多平方公里。
一条路——李白大道,标注出江油城市的中轴线。城西,塔吊林立、工程车穿梭、焊花飞溅……又一个新区在崛起。城东,投资30多亿元改造7个片区、63万平方米的旧城(棚户)区,老城区正在改造升级。
城市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沃尔玛、德克士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兴业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纷至沓来。以中润·恒大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也应运而生,依托宝成铁路、绵广高速等交通干线,从这里批发、中转的货物,源源不断地流向广元、巴中、汉中、陇南等地。
一组数据诠释了江油的强大的吸附力和辐射力。去年,江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亿元、增长19.7%。在全省领先,在川西北县级城市中居首位。到去年,江油连续三次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百强县之一。
从“产值与灰尘齐升”的“工业重镇”,到文化为魂、山水为体、商贸物流为血脉的现代化城市。江油,正在经历一次自内而外的嬗变。
从发展特色农业,到打造现代农业,江油推动一三产业互动、城乡全域发展
一幢小楼,一口鱼塘,几亩果树,远处是望不尽的翠绿……江油市新安镇黑滩村六组村民张顺兵告诉记者,自从打造“果语花溪”农业公园,春节过后这几个月,他的农家乐收入已有6万多元。
张顺兵的家在“果语花溪”的核心区。去年以来,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公园化、农民工人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化理念,江油市“打捆”投放涉农资金,集中改造基础设施和农房风貌,引进业主集中连片开发,规模种植猕猴桃、葡萄、早熟梨、柠檬,农民把土地租给业主,业主又返聘农民在产业园里打工。农民在二次分配中增加了收入,农村在整体规划建设中更加美丽,农业在集中连片开发中效益提升,一三产业在此实现了相融互动。
新安镇党委书记黄建告诉记者,随着一些后续项目的进入,“果语花溪”还将承担生活休闲、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的功能,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本。
九岭的蔬菜、西屏的獭兔、白玉村的枇杷……特色农业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全国蔬菜重点县”、“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强县”、“全省现代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连续四年荣膺“四川三农工作先进县(市)”……一枚枚奖牌记录了江油农业的不凡业绩。“果语花溪”农业公园则标志着江油农业正在探索从“特色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升级路线。
江油市委、市政府坚持“全域发展”的理念,“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全力构建“城乡融合互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江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山区和支持丘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帮扶机制等处为其“输血供氧”。市财政拿出500万元建立山区发展基金,拿出600万元建立丘区发展基金,以此撬动各种资金流向山区和丘区。
江油,正在以县域经济的全面升级,助力“次级突破”,书写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点评
升级,才能领先
县域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像江油这样走在发展前列的县市区,主要矛盾是如何持续领先?江油市从工业、农业、旅游、城建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来实现“两个率先”,找准了方向和路径,切中了要害,其效益必将一步步释放出来。
县域经济发展走过了拼资源、拼规模、拼劳动力成本的阶段之后,现在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对于县市区来说,如何做到以创新促升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江油的做法,提供了一个范本。
(晓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8)日,市委书记罗强在江油市新安镇、大堰乡调研农业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的理念,统筹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抓好农业增效、农民...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