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大人口”视角下的转型之路——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长效机制建设探秘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6-06 10: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永斌

“绵阳创造了育龄群众生育水平稳定的奇迹”、“绵阳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新跨越,走在了全省前列,并创造了经验”。近日,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对绵阳市五年来的人口计生工作作出如此评价。

生育政策严,群众生育愿望强,大量育龄群众外出务工,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独生子女风险势能全面释放……在如此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作为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长效机制建设示范市,绵阳是如何做好计划生育这个“天下第一难事”的?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胡安虎说:“在‘大人口\’视角下探索转型之路,以‘三个转变\’构建‘和谐计生\’,这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从“控制人口增长”到“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战略之变,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去年底,省人口计生委派出的一支30多人的调查队伍悄悄地“潜入”了绵阳市9个县市区的16个村子。他们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接走访农户获取生育信息。这次抽样调查涉及到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调查的结论是:绵阳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总人口、出生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各县市区较为平衡,人口均衡增长居全省前列。

调查结果印证了绵阳市从“控制人口增长”到“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重大转变。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加速……面对新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人口问题放在全局的大背景下考量,相继出台了《绵阳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等五个文件,着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发展战略之变,催生了全新的工作格局。人口计生工作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成为一条“铁律”。工作目标纳入了各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也成为了一项规矩。

纵向抓落实,横向搞联动。绵阳市明确了市纪委、市综治办、市公安局等18个部门的人口计生工作职责,构建起了人口计生宣传、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违法生育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人口计生监督监察、人口计生信息共享六大联动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

从“管理为重”到“服务为先”。工作理念之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粉红色的窗帘,紫色的桌椅。墙上,是“健康宝宝”的美丽图案;耳旁,是医护人员和声细语的询问……坐在江油市计生指导站温馨的房间里,已有8个月身孕的李朴平显得轻松自如,掩饰不住的喜悦写在眼角眉梢。

她告诉记者,领取结婚证那天,村妇女主任就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卡》送到她手里,从孕前到现在,她已经检查了8次,不缴一分钱,每次来检查还要领一份免费的营养早餐。

江油市针对农村育龄妇女推出的这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项目”包括19个检查项目,240元/套。费用由国家支付80%、省上支付7%,江油市财政支付13%。2011年4月至今,已经使6598人受益。

从“管理为重”到“服务为先”。计划生育不再让人感到那么“生硬”,而是充满亲情。“亲,欢迎您回来,这里是您温馨的家”。走进安县秀水镇计生站,映入眼帘的这句话一下子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

站长李贵平告诉记者,全站只有4个人,常年以站为家,随叫随到。遇到农忙季节,病人没有家属陪伴,看完病,他们还要煮上一碗热腾腾的糖蛋端给病人。秀水计生站负责67个村的计生服务,每年都要把这些村子跑三遍,做到了“六个必访”:新婚夫妇必访、孕产期必访、用药后必访、节育手术后必访、妇科病和不育症治疗必访、术后并发症必访。

计生管理服务难点是流动人口。在涪城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社区事务综合服务系统”,哪一家有育龄妇女?鼠标一点,一清二楚。

涪城区常年流入人口达28万之多。该区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的思路,实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逐步探索出了“经常性宣传、旅馆式登记、联动式管理、人性化服务、三条线考核”的流入人口计生工作新模式。还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提供房屋租赁信息、就业信息、法律咨询、生殖保健、生育节育、子女就学、爱心帮扶等“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流动人口的各种困难。

从“惩处为主”到“奖惩并重”。利益导向机制之变,促进了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

在涪城区杨家镇罗汉寺村,62岁的陈代国对自己当年的选择颇为自豪。他说,同村的人经常在他面前念叨:“还是养一个娃儿好哦!”

走进陈代国的家,但见房前的菜地郁郁葱葱,宽敞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堂屋的墙上,贴满了小孙子的奖状。

他告诉记者,自己兄弟姐妹多,看到父母一辈子吃苦受累,心里很不是滋味。1982年儿子出生后,夫妻俩决定只生一个。从前年开始,老两口每人每年领到了960元的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现在,儿子儿媳在广州打工,孙子9岁了,小两口也决定只生一个。

生育观念的转变,得益于利益导向机制的不断完善。在绵阳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成为利益导向的“风向标”和“调压器”。仅2012年,绵阳市就发放“三金”8699.24万元,惠及64.4万人。

普惠作引导,特惠重帮扶。对农村计生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困难户、独女户,绵阳市进行政策帮扶。同时,推行独生子女0—6岁平安保险、计划生育手术安康保险,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计生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计生家庭困难学生帮扶、计生“三结合”、计生家庭全部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畴……随着一个个惠民举措的出台,计划生育已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幸福家庭,和谐计生。在绵阳,“大人口”视角下的人口计生转型之路已经展现在眼前,延伸向远方……

■点评

创新推动转变

在处罚手段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绵阳市何以能化难为易的?关键还是两个字:创新!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少生快富”、“优生优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再是当务之急,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不失时机地推进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变“重管理”为“重服务”,变“计生部门为主”为“18部门联动”,变“惩处为主”为“奖惩并重”。创新,破解了一个个难题。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眼观全局谋创新,与时俱进抓创新,赢得了主动,把握了先机。 (晓理)

新闻推荐

18至19日绵阳市普降大到暴雨林书成赴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本报讯18日至19日,绵阳市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各地有没有出现险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没有保障?能不能平安祥和过中秋?市领导十分牵挂。中秋节当天(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先后深入市防汛抗旱...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连夜抢修保供水2013-07-11 20:19
评论:(“大人口”视角下的转型之路——绵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长效机制建设探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