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1年至今,成功组织45家科技型和高新技术服务业企业入园孵化,入园企业成功申请有效知识产权30个,转化校内外科技成果36项……走进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据展现眼前,展示了高校在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助力科技城建设的雄厚实力。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正如西南科技大学校长肖正学所说的那样。西南科技大学在科技城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针对地方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进入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将学校的研究成果通过前端孵化……
除西南科技大学之外,其他在绵高校也积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科技城建设过程中,大胆创新,深化产学研模式,为科技城建设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
作为越来越受到学子、家长关注的职业技术院校之一,坐落在江油市的绵阳工业技师学院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校内100多个实训室和校外50多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对各专业学生全面开展实用技能训练,为科技城建设提供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我们的教学贴近市场,毕业的学生成为企业需要、欢迎的‘香饽饽\’。”绵阳工业技师学院院长郭汉祥说。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也坚持将学校专业和科技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生产过程和教学内容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出更多适应科技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冷雪来也有类似的考虑。“我们将牢牢抓住科技城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要,确立以电子信息、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为骨干的特色发展定位。”
在绵高校为科技城带来众多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联合培养人才新路径,5月31日,四川首个区域高校联盟——绵阳高校联盟成立。联盟包括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在绵高校。按照联盟章程,各高校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目前,西南科技大学已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了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共同探讨本科院校专业改造转型和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让绵阳高校的资源流动起来,有利于将各高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实现优势共享。”肖正学说。
(本报记者 袁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江油市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明确订阅范围,落实订阅经费,于11月13日全面完成了2014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为确保完成2014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江油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改进征订...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