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崭新的村落民居,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一处处绿荫成趣的田园……“5·12”地震6年来,江油市石元乡积极调整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了涅槃重生。
家家接通水泥路
“自从我们有了通乡公路,而且还连通到每家每户门口,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石元乡铁坪村51岁的村民王洪秀告诉记者,地震前没有公路的日子不好过,化肥饲料运不进来,农畜产品运不出去,“发展产业,那时想都不敢想。”
地震后,乡上争取政策将铁坪村列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村民居住环境、项目实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对村境道路进行硬化改造,建成一条长4.68公里,宽3.5米,贯穿全村的水泥村道,一边连接着石元乡集镇,一边通往二郎庙镇,村里产业发展有了一条“快车道”。
促农增收有实招
在铁坪村,让大家感到幸福的不仅是新村道和现代民居洋房,还有党委政府实实在在的致富招。村民王洪秀告诉记者:“我的儿子、儿媳在外上班,老伴和我在家搞点种植、养殖,既照顾好了孙子,又过好了日子。”
地震后,当地党委政府考虑到山区农民致富难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铁坪村扶持养殖示范户13户,又发展了200多亩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园,还鼓励村民栽种一些名贵药材,这些可实现年收入近万元,让铁坪村村民吃上了“定心丸”。
产业转型前景好
作为江油山区传统工业乡,石元乡在震后果断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依靠山区特色谋发展,退出了一些对生态环境压力大的传统工业,积极培育规模红心猕猴桃基地,发展板栗、核桃、中药材、小杂粮等生态高效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有实力的、能就地生产的大型食用菌加工、茶叶生产等企业,集中建设一批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的山区茶园。
村民李忠朝告诉记者:“我们的200亩无公害白花桃、50亩银杏树苗木,很快就能形成初步效益。”石元乡党委书记胡勇满怀信心地说:“以人为本,全程式服务,依靠特色,实现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多个产业齐头并进的石元已经步入致富快车道,将成为江油山区经济发展振兴的典范。”
(曾刚 本报记者 肖赟梅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7)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前往江油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他要求,各级政府和国土部门要提前做好一切防范工作,监测必须到位,确保及时处置各种地质灾害突发事件,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常...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