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绵阳市
商业银行聚焦于“民生金融”领域,为社会承担更多的企业公民责任,致力做一家有担当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促进文教事业发展,多措并举助推科技型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践行着其
承诺。
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促进文教事业发展
针对各行业自身特点,绵阳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制定了差别化的信贷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对重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借款单位的融资需求,帮助其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该行对重点文化企业贷款余额11400万元,教育事业贷款余额50201万元。
在文化事业方面,该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早布局,深入挖掘业务机会,全面评估风险,抢先介入,同时陆续支持一批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针对文化企业的特点,开发出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有针对性的融资方式,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小微文化企业,给予相关经营部门一定权限,极大地缩短了贷款审批流程,提升效率水平。同时,加快对重点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其开发服务适合的专属产品,为市区重点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由于绵阳市教育业具有实力强、发展情况好、对经济贡献度较高的特点,教育业一直以来是该行重点支持行业,与教育业相关单位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具体业务过程中,深入教育园区及相关单位,提早介入,主动对接。针对教育行业有效抵押资产缺乏,该行积极为其提供收费权质押、第三人担保等方式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支行专业服务多措支持科技企业
绵阳是中国惟一的科技城,该行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建立绵阳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五地”规划,采取多项措施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2013年,对科技型企业授信总额达97080万元,支持科技型企业51家、贷款余额75588万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8248万元、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余额4860万元。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促进科技金融的有效结合,该行建立了以服务科技型企业为主导的特色支行——科技支行,对各层次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同时,采取单独化客户准入机制、独立化信贷审批机制、专业化专家评审机制、差异化风险容忍机制、个性化的产品创新系列措施,切实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适当降低科技型客户准入门槛,打破传统参考客户的财务数据和抵押品的准入机制,建立基于“企业团队、产品、模式、市场、财务数据”等综合评价准入机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信贷客户开辟“绿色信贷通道”。针对涉及重大科技型项目和知识产权评估等信贷业务,建立专家联合评审会,并根据申请贷款客户所属行业选择相应专家进行联合评审。目前正在研发测试的衍生信贷产品,将进一步满足轻资产、高风险的科技型企业及科研人员在创业初期的融资难题。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该行大力支持医疗卫生行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2013年,该行支持医疗卫生行业贷款22430万元,较上年增加990万元。其中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重建门诊综合楼项目申请银行固定资产贷款21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特别是江东地区,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更方便广大群众就医就诊。
该行不断加大支持农村饮水和乡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有条件的地方修建各种形式的小型蓄水工程,去年发放水利建设贷款31600万元。以对供电领域金融支持为例,该行及时了解四川省平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信贷需求,大力支持该公司南坝电站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在借款人申请及贷款审批过程中,及时掌握项目进程,了解客户资金需求,提供便捷服务,使客户及时得到贷款额度获得资金,项目如期运行。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号召,该行在实现县域支行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在信贷规模日趋紧张的前提下,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创新担保形式、改善服务质量。该行在绵阳市辖区内设立6个县域支行,14个营业网点,不断优化网点布局,提高服务覆盖面,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及其优势产业信贷支持,进一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祝凰淋徐力本报记者黄小芹文/图)2013四川科技金融对接暨百名创投精英签约仪式
新闻推荐
我的妹妹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精致的五官,一头乌黑的头发。每当她叫我“姐姐”时,声音清脆甜蜜,我就觉得是一种享受。妹妹比我小8岁,今年6岁了。每当我和妈妈想起妹妹,我们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