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喂,汪博士吗?我家白山羊全都好啦,现在羊儿吃草喝水都没问题了,谢谢你们啊。”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金星村养羊大户胡成军给市农业局畜牧专家汪代华打来电话,感谢他及时为家里30多只患病白山羊治好了口疮病。这是全市农技专家“技术走基层”中的一件小事。
市农业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3月4日在全市农业系统启动了“技术走基层”活动,先后组织110名市级、500名县(乡)级农牧业科技人员定点帮扶600个村,与农村干部群众融为一体,同吃同住同劳动至少一周,当好农业政策信息的“宣传员”、民情民生信息的“情报员”,农业生产技术的“服务员”。“第一天,到联系村报道了解情况;第二天,走访村上蔬菜、鸵鸟、生猪种养大户;第三天召集30户村民开坝坝会……”在驻村干部杨辉的“下乡日记”中,详细记下了村民反映的14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农技干部驻村后,通过发放资料、大喇叭讲解等方式,全面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助农开展春耕生产,并通过走访收集民意,听取村民呼声,切实解决当前农村现实困难。
驻进村子,扑下身子。北川擂鼓镇茨沟村是地震重灾区,灾后村民种植的200多亩水果因管理不到位效益差,农技专家刘如东驻村获悉情况后,组织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果农嫁接修枝、防病治虫等管理技术。安县花城果乡紫薯病虫害严重,农技专家邓昌国深入现场为种植农户讲解除草治虫技术,让紫薯种植大户刘永坤等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农技专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春防免疫猪牛羊等家畜家禽5910多万头(只),指导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种266.8万亩,帮助农民化解了个个生产难题。
当好“三大员”,还解“题外难”。不少驻村干部在做好“规定动作”同时,结合自身能力和农民实际需求,尽力做好“自选动作”,为农民解愁。北川桂溪乡金星村村民孟成家因病十分贫困,市农业局驻村几名干部了解他家情况后,分别为他家及其他两贫困户各送去了价值1000元的鸡苗和饲料,并悉心传授养鸡疫病防控知识,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技术走基层”活动开展短短两个多月,全市农业系统党员干部已下乡集中驻点服务10批1630人次,走访服务农户2459家12577人次,收集意见和解决重点实际困难问题859个。作风一变,农民拥护,一些村民纷纷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真诚表达感谢。“与以往说得多做得少相比,这次农技专家驻村真正帮到了我们的急需上了。”说起农技专家给自家的两万多袋平菇治好了黄叶病,避免了重大损失,江油市八一乡白互村种菇大户张玉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李茂文)
农技下乡,不只是帮了农民的忙
应当承认,农民对农技的需求,一如干涸的土地对雨水的向往。但农技下乡,不只是帮了农民的忙。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打通了农技推广 “最后一公里”,让农业技术实实在在转化为了农民的收入,这对农民来说,无疑是福音。但对农技本身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促进。
农技,顾名思义,来源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是农技进步创新的根、本、源。农技水平怎样,如何提高?只有广袤农村,才是最好的阅兵场和训练场。农技只有扎根田间地头,才能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因此,农技下乡,对农业来说是需求,对农业来说是实惠,对农技发展来说是机会。
(方发勇)
新闻推荐
集聚科技型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王建军率队 罗强陪同
本报讯(记者葛永坤廖姝)9月3-5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率调研组来绵,调研科技创新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层社保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市委书记罗强陪同到部分企...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