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烨
“李阿姨,您腿脚不好,药不能忘记吃,还要尽量做一些轻微运动。”近日,记者在江油市太平镇涪滨社区老年大学看到,几位老人在愉快地学习跳舞,一旁的社区志愿者亲切地提醒着老人们健康注意事项。
据了解,今年以来,江油市涪滨社区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贴百姓需求,着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贴心、凝聚民心的社区服务平台,让党群干群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群众从中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心系群众
用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办事、就业不用再跑腿,找到社区就能快速解决。”在社区接受培训后,居民李正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家政工作。
而这样的故事,在涪滨社区比比皆是。走进社区服务大厅,除了基本的便民服务站、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外,还为居民提供了触摸式查询机、物业自助缴费终端机;大厅设立有计生、残联、民政救助、党务文化、劳动保障、物业服务等八个开放式的服务窗口,实现了服务项目再扩容,服务功能再提升,居民们不出社区就可以得到优质、及时的服务。“因为涪滨花园老年人多,且集中居住离主城区较远,老年人文体文化生活需求十分强烈。”涪滨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晓富告诉记者,针对社区老人的需求,今年4月,社区及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认真讨论,很快落实了活动场地,率先在全市开设了首家社区老年大学。“我们有专门的老师,教写字的、教跳舞的、教唱戏的,现在比年轻的时候学习热情还高啊。”社区老年大学第一批学员黄大妈乐呵呵地说。“教学的科目,都是跟学员们商量决定。”涪滨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学习的老年人都很有热情,看到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他们的工作也更有成就感。
情暖社区
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
“在外务工受了伤,没想到回到家乡,社区帮我解决这么多困难,邻居们也主动上门照料我。”谈到自己的经历和社区带来的温暖,爱心小区居民廖陆山几近哽咽。廖陆山告诉记者,意外的液化气泄漏,使他造成重度烧伤,花去医疗费用10余万元,生活十分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慰问,及时对他进行了困难求助。“一方面,我们按政策为廖陆山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社区党员干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扶。”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的志愿者和党员干部经常会到廖陆山家去看望他,主要是给他更多的精神支持,给予他更多的亲情和温暖,待他伤愈恢复,社区将主动为他提供再就业培训服务,使他生活有所保障。
在涪滨社区关心、帮助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是社区所有党员干部自觉扛在身上的责任。“在我们社区两极分化的实际情况较为明显,涪滨花园居民生活富足,中原爱心一期困难群众集中。”李晓富向记者介绍到,除了充分利用好劳动保障政策,支持有就业愿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社区还积极倡导,富足小区帮助贫困小区,整合辖区各方资源,富足小区党员干部与贫困小区群众结成“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帮扶对子进行就业、物质等方面的帮扶,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细化服务
基层党员深入社区办实事
“自从有了单元楼栋长张大姐负责我们的小区,生活一下子就方便了很多,许多事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得到反映。”家住涪滨花园的居民杨利利表示,大到政策法规咨询,小到小区垃圾堆放,楼栋长都能一一快速处理,他们的服务真让人放心。“我们是新成立的新型社区,成立以来,首要大事就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据李晓富介绍,目前社区已逐步健全组织体系,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400余名党员正陆续从原来的石油社区平稳过渡到涪滨社区,社区坚持把“五好”党组织标准作为奋斗目标。”
据了解,涪滨社区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小区,把党小组建在单元楼栋,积极探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理念,由社区党员担任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单元楼栋长、物业保安班长等。“作为一个基层党员,能当上楼栋长,为居民们服务是我的荣幸,更是一份责任。”涪滨花园楼栋长张丽芳告诉记者,由于和居民们熟悉,在上门收集信息、巡视小区时,不仅能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需求,还能将社区相关服务工作“送货上门”。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17日,江油市建设路小学开展了中高段学生语文、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本次竞赛采用笔试形式,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从命题到监考、阅卷,完全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语文知识竞赛涉及的内...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