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老龄化来临 如何扮靓“夕阳红”?——绵阳市探索多元服务模式破解养老困局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4-14 00:07   https://www.yybnet.net/

绵阳市中心福利院工作人员正在教老人做手指保健操

□本报记者袁媛文/图

“老吾老及人之老”。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面前,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选择好的养老方式,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年?既是每个家庭所面临的课题,也成为了城市发展必须完成的“后院防火”课题。

据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绵阳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07万,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16万多。“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如何应对“老龄化浪潮”,破解养老困局?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

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近日,在涪城区南河路社区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86岁的赵承喜大爷每天中午都在宽敞整洁的餐厅享受两荤一素一汤的统一午餐,下午在活动室与其他老人一起娱乐。“这里饭菜热腾腾的,很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下午和老伙伴们写字、聊天,比家里过得有乐趣。”

在绵阳市,存在身体状况欠佳、丧偶、子女外出工作等情况的老年人很多。经过调查发现,不少人都和赵承喜老人一样,通过福利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获得服务,把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也让养老服务业不断发展。

据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福利科科长黄光勇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拥有社会养老机构240家,建起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9个,共拥有养老床位约2.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25.2张。全市2.1万名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1.4万名五保对象在敬老院安享晚年,集中供养率达到69%。同时,去年,绵阳市还为6.7万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了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服务。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率为50%,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为43%。

除了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养老机构的环境又如何?通过走访多家敬老院、福利院,记者发现,敬老院、福利院的设施完备,环境整洁清幽,健身设施、图书馆、活动室等一应俱全,院里安排专人对老人进行照顾,并组织各类特色活动丰富日常生活。以绵阳市中心福利院为例,目前入住的120多名老年人除了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配餐、锻炼指导等外,还可从院内开设的兴趣小组、节日活动中丰富文娱生活。而日间照料中心则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除了满足社区老年人的一些基本服务需求,还提供生活照料服务、配餐和就餐服务、健康保健服务等。

护理人员缺乏、规划布局欠佳、社会力量积极性不高

养老服务业前进动力不足

大量的养老机构的涌现,老年人逐渐接受养老服务都在一定层面上展现了绵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但面对不断增长的多样需求,绵阳市养老服务业仍存在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民间投资规模有限,行业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制约着其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绵阳市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的个别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较高,甚至一床难求,而相对较远、交通不便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空置率较高。“看了好几家,设施都不错,就是都靠近郊区、或者在镇上,有时想回家或者去市区都不太方便。”今年84岁的赵桂蓉老人家住涪城区,儿女工作都很忙,老伴去世后,她就想搬到福利院去,但是察看了几家福利院后,这个想法因为路途较远而搁置了。

另一方面,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拥有环境熟悉费用低等优势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虽然受到众多老年人的欢迎,但其数量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同时,很多中心的运行,暂时还依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运转,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中心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或民间力量来运作的。

在专业护理队伍方面,近几年,全市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养老机构,但缺乏必要的护理人员,具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更少。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采取“边干边学”的方式,难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专业护理,达到老年人的需求。

此外,在全市目前拥有的240家社会养老机构中,民办的社会养老机构仅为9家,也显示出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业的积极性不高。据了解,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投资的微利性和风险性高,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强。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医养融合”、建设专业化队伍

为老年人提供多元优质服务

面对“老龄化”浪潮,为了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难题,绵阳市积极探索多元服务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为”。根据《关于绵阳城区2014-2020年度养老设施的规划》,到2020年,绵阳市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床位数达到5.32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

今年绵阳市将继续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新办养老服务机构,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将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88个,并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对象数量将增至10万人。同时,绵阳市还将计划在年内开通“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搭建一个现代化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及求助指挥系统,形成居家老人专属的安全服务渠道。

为了创新服务模式,绵阳市坚持医养融合,提供便捷康复服务,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整合。江油市在市老年病医院设立老年康复护理院,集中230张床位,开设生命关怀科,着力为临终老人提供“身、心、灵”服务;开设老年痴呆病区和老年人家庭式病房,精心烹调老年人特色营养餐,提供亲情感动式服务。经开区以市中医医院医疗技术为基础,建设“绵阳中医健康城”,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医养特色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下一步,绵阳市还将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协调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报销范围,使入住的参保老人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

新闻推荐

卖菜的开心买菜的舒心

本报讯(记者肖赟梅)去年以来,江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农贸市场改造作为扩大投资、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农产品流通、改善城乡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投入770余万元对7个农贸市场进行...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龄化来临 如何扮靓“夕阳红”?——绵阳市探索多元服务模式破解养老困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