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孩子别怕,万妈妈来帮助你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6-05 23:52   https://www.yybnet.net/

万永华和小义林

□ 本报记者 蒋琳琳 文/图

这几天,50多岁的“爱心妈妈”万永华正忙着给刚刚认识的“孩子”小义林准备礼物。“忙完这几天,我就要和‘蓝丝带\’的志愿者们一起去这个孩子家里看看,我已经承诺要长期资助他,直到大学毕业。如果今后我没有能力再资助他,我儿子说愿意接我的班,继续资助这些孩子。”

这已经是万永华资助的第七个孩子了。

1孩子别怕

万妈妈来帮助你

和小义林相识,还得从5月29日的一个公益活动说起。那天,万永华和“蓝丝带”的志愿者们在江油市太平镇小学参加“万名教师进万家”公益活动。作为双星教育机构的创办人,万永华有着很强的主持功底,于是在现场做起了主持人。因为学校里有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敞开心声,活动设计了“大声喊出心里话”的环节。当时不少孩子举起手来对着话筒大声喊着“爸爸妈妈,我好想你”、“爸爸,我想你多陪陪我”的话语。轮到小义林时,突然他情绪特别激动地哭喊起来:“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要我了?你们为什么不要我了?”小义林的这一举动,一下把主持活动的万永华惊呆了,经过安抚后,小义林终于从悲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活动结束后,我才从学校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原来小义林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现在的养父母将他带大并送到学校读书,他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因此个性有些孤僻内向。然而就在前不久,养父遭遇车祸,让这个家庭更加困难。

“孩子,不要怕,以后万妈妈来资助你上学。”得知情况后,万永华立即承诺要长期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大学毕业。万永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也是在养父养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对于小义林的遭遇,特别惺惺相惜。“我打算过两天去他家里,和他养父母商量一下,放假把他接到绵阳来住一段时间,让他慢慢走出阴霾。”

2爱心妈妈

7年资助7个孩子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万永华和“蓝丝带”的志愿者在北川、安县等地参加公益活动,当得知叶兴勇、肖川、苗春花等4个孩子家庭困难时,她便加入了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如今,几个孩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绵阳看望“万妈妈”,在花荄职业技术学校读书的叶兴勇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对于“万妈妈”和志愿者们的帮助,叶兴勇和几个被资助的孩子一直心存感激。

2013年,万永华参加一个“建希望小学”的爱心公益活动,来到了偏远的大凉山。“我们去的时候正是11月份,当时我们穿着厚厚的毛衣,却发现当地有的孩子因为贫困没有厚衣服,冻得发抖,还有一些没钱买鞋。”“万妈妈”和志愿者们给孩子购买了书包、鞋子、袜子、衣服、图书等物品,也就是那天,她认识了现在资助的双胞胎兄弟边祥祥和边阳阳。

“孩子的母亲和奶奶去世后,在外打工的父亲也音讯全无,全靠年过六旬的爷爷打短工供养两个孩子上学,生活很困难。看到两个孩子后,我决定资助他们,让他们多读书,走出大山。”如今,“万妈妈”每年会给两个孩子汇去2000元的生活费,每半个月都会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开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逢年过节,“万妈妈”还会给孩子们买衣服寄过去,而两个孩子对“万妈妈”也是无话不谈,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了。

谈起这些年资助的孩子,“万妈妈”说:“我只是想让这些贫困的孩子有人陪伴,不孤单,把爱的种子种在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上还有一群爱心人士在关怀着他们。”

新闻推荐

传递无垠大爱与红色精神

□本报记者肖赟梅走进江油市光荣院,记者看到绿树婆娑、整洁有序,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意与幸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作为绵阳境内唯一的一所光荣院,该院是接收与供养无亲属照顾的烈属老人、孤老...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别怕,万妈妈来帮助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