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韦学清)武都镇北山村通过大力实施脱毒马铃薯种植项目,做大马铃薯产业,让不起眼的“土豆”摇身一变,成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
北山村村民毛玉宁去年试种了脱毒马铃薯5亩,亩产超过2200公斤,人均增收达1400多元。“政府每亩给我们发放500斤优质薯种,还免费提供肥料和技术,这样的扶贫项目好!”50多岁的蒋大爷笑呵呵地说。
“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关键取决于薯种。”武都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福清对笔者说:“过去,由于品种单一,耕作管理技术落后,种薯严重退化,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种植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2014年开始,江油市扶贫开发局、农牧局组织实施脱毒马铃薯良种试种项目,武都镇北山村成为受益山区村之一。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种植农户经济负担,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和马铃薯的种植区划,武都镇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余万元,在北山村试种脱毒马铃薯180亩。今年收获时,总产值60余万元,亩均增产900公斤以上,惠及农户82户,人均增收985元。
据武都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将在山区村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大田种植,实行种子、资金和技术的配套投入,大力开展脱毒马铃薯种值的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真正使脱毒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赟梅)近年来,江油大力实施卫生计生惠民工程,通过强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水平,落实考核机制等举措,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农村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和计生服务能力。日前,家住三合镇的何天明...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