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称重测产,乐坏了种植户
□ 本报记者 魏星奎 文/图
昨(5)日,由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组成的专家组深入江油市大堰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开花村8组村民羊衣东试种的100亩紫山药进行现场测产。结果表明,“绵州”紫山药平均产量超过2500公斤,按目前市场16元/公斤的批发价折算,产值高达4万余元,亩净收入可达2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紫山药富含花青素在绵种植尚属首次
紫山药也称“紫人参”,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都很高。由于紫山药含有8种酚类黄酮物质的花青素,花青素含量是普通山药的60倍,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降低血压、血糖、抗衰益寿等,还有益于脾、肺、肾等功能,是很好的食补材料,又被人们称作“蔬菜之王”。
市农科院专家余金龙介绍,紫山药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北部,山东、河北、山西及等地区。从2008年起,市农科院先后从福建、陕西、河北等地引进白山药和紫山药地方品种与资源30多份,在多年引种筛选的基础上,经单株选择、试管苗培育、种芋生产,从中选出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绵阳本地的一个品系—“绵州”紫山药。
初种亩投入上万元种植效益非常不错
由于山药有很长的藤蔓,种植过程中需要搭架供藤蔓攀附,所以,种植紫山药先期投入不小,且主要花费在架杆方面。据种植大户羊衣东介绍,种植紫山药需用的水泥柱、铁丝、种苗及楠竹片,一亩成本在1.2万元左右。但第二年以后种植,每亩就只需要两三千块钱的种苗了。
为减少山药采挖难度,增加山药的商品性,羊衣东采用了竹筒导向栽培技术,即将山药种植在用楠竹片合成的竹筒里,让山药顺竹筒平行生长。采收时,只需轻轻揭开半祼露在地面的竹片,就可轻易采收到成熟的山药。而采用传统栽培技术,长达1米的山药块茎长在地下,不但采挖困难,而且还容易折断。
根据现场称重测产,每株采收的山药均重为1.3公斤,按每亩种植2500株—3000株计算,紫山药的理论产量可达3300公斤—4000公斤,专家保守估计,亩产2500公斤完全没有问题。除去生产成本,每亩净收入可达2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紫山药不是转基因市民大可放心吃
近年来,人们谈“转”色变。那么,紫色山药是不是转基因产品呢?余金龙明确告诉记者,紫山药不是转基因,市民完全可以放心吃。
余金龙说,紫山药早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了。在我国,紫红薯、紫山药、紫土豆等根茎类紫色作物都没有转基因的,“这些紫色作物花青素都非常丰富,大家现在要吃紫色食物,其实主要是吃健康。紫山药、紫土豆等根茎类紫色作物都没有转基因,它们是从野生驯化过来的,它们的紫色本身就是天然的,与转基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如东告诉记者,“绵州”紫山药是由市农科院历经七年时间驯化培育的适合在绵推广的首个山药品种,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今天,“绵州”紫山药的试种成功,无疑为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路子。下一步,绵阳市将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引导各地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紫山药,并在加工上下功夫,不断做长产业链条,努力提高紫山药种植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7日,江油市太白中学物理实验室曾科军老师,在参加绵阳市电教馆组织的全市实验室教师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自制教具项目比赛的绵阳市级二等奖,为学校实验室工作争得了荣誉、取得了突破。...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