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把投资与GDP的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从0.1%到7.0% 攥指为拳爆发力 ——绵阳力促新常态下投资新突破之观察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01-13 23:56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0.1%!

这一近乎跌进谷底的数据,是2015年1-4月绵阳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的增长状况。

在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13年来新低这一背景之下,受外部需求收缩、内部发展调整等因素影响的绵阳更是备感这一下行压力所带来的“寒意”:1-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竟跌至峰底,排位全省倒数第二。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稳住了投资,才能稳增长、稳预期”;“把投资与GDP的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

问题所向,发力所指。面对这一持续下行的投资压力,绵阳市委、市政府全面审视发展大势,全市上下同欲,攥指为拳,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以两个“一号工程”为指引,切实将项目推进与投资促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头等大事。在一个“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中,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触底后连续8个月持续上扬,截至年底预计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6亿元,增长7.0%。在此带动下,绵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突破1700亿元,增长8.7%,实现了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从0.1%到7.0%,绵阳攻坚项目,动力何来?

在重审大势中形成一大共识

●牢树“抓发展就要抓投资,抓投资就要抓项目”之理念。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储备经济发展动能,夯实绵阳产业发展基础。

会场,搬进了现场:

2015年11月30日与12月1日,在为期一天半的全市项目投资工作会中,绵阳一改过去做法,将会议搬进了各县市区的项目建设现场。

“看的是别家,想的是自家。”绵阳有关领导告诉记者,“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现场看、现场比、现场学\’,在‘比学帮评思\’中,给本年度及其‘十二五\’划上完美收官句号的同时,及早地思谋新的一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期间的项目推进工作。”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关键,抓项目就是抓重点”。在盯住不放、狠抓落实中,绵阳市委、市政府将2015年确定为“项目年”。特别是结合全省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会精神,在认真研判与全面审视发展大势基础上,绵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不进则退,小进也退”。在当下全省发展格局中已然处于“标本渐远,追兵渐近”这一严峻现实面前的绵阳,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以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个“一号工程”为指引,狠抓项目推进,狠抓招商引资,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储备经济发展动能,努力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才能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进一步重塑与夯实绵阳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经济版图。

在谋定而动中,从2015年“5·15”项目推进再次部署,到“6·18”中场督查,再到“12·1”现场盘点,绵阳实抓真干,奋起而为。此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绵阳市委、市政府很快在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加强项目建设及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23条措施涵盖项目储备、资金筹措、用地保障、营商环境,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制定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工作流程》,从“项目提出、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四个阶段提速项目落地流程,以责任倒逼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同时,目督、监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督查,赛“成绩单”,亮“排行榜”,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严肃问责,公开曝光。在“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中,绵阳还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投资推进工作会议或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形成“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联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措施”的推进格局……

从4月份的0.1%,到6月份的3.7%,再到12月份的7.0%,在要隘闯关中,绵阳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势头不仅得到遏制,而且连续8个月持续回升,截至年底全市预计将累计完成投资11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全市目标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

在上下同欲中锻造一种合力

○“抓好项目是本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不抓项目是失职”。用“项目投资强势”换取“经济发展强势”,把各方力量凝聚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上来。

“海誓到三亚,山盟到江油”。

在“李白故里”绵阳江油,在“千古浪漫诗人”李白少年时期在此读过书的大匡山下,1200余种百合花在两平方公里的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内美丽绽放。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人们根据诗仙深沉柔婉的《长干行》,提炼出了“青梅竹马”这一人间美好情愫。而如今,漫步江油百合国际博览园,这些再现孩提时代纯美感情的浮雕,以及点缀其间的青梅、翠竹,不仅让人感受到“青梅竹马”的唯美画意,而且“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四季花海”“百年好合”等数十处独具匠心、流淌着绵绵情意的景观,更让前来的游客“没有幽怨,只有浪漫;没有愁苦,只有欢情”……

在强势推进江油转型升级与高位攀升中,江油锁定“一个目标”——全面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打造“两个增长极”——加快建设江油工业园区、发展文化农业旅游生态产业区。“坚决破除只靠‘老天爷赐予\’和‘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观念”,在“从无到有”与“有中生新”中,江油不仅在一年中连续打响了“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与“青莲国际诗歌小镇”这“两个国际”,而且在两个月就基本完成了总投资达82.4亿元的神华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桩基工程建设,11个月就建成了计划总投资逾6亿元的江油颐江(国际)电商产业园(一期工程)。全年共实施项目241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60亿元,增长7.8%。

“思谋有多深,发展就有多远;干劲有多大,成效就有多实”。在破解“钱从哪里来”这一投资难题时,江油市委、市政府在创新理念中谋路子、找票子:放大产业基金杠杆,新建了企业应急转贷资金、旅游产业发展先导基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加快组建不低于10亿元的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基金,精准用于支持项目策划建设和新型业态催生培育,成功撬动68.8亿元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

用“项目投资强势”换取“经济发展强势”。在此期间,作为全省“十强县”的绵阳市涪城区加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占地400亩的物流项目西部冷都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年100亿元的交易规模,成为川西北乃至西部最大的国际农业物流港。游仙区狠抓项目、大抓招商,务实推行“区级领导一对一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具体问题制度”,预计全年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6.7%,增速位列全市县市区前列。从2015年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40%的负增长,安县在“抓进度、抓争引、抓服务、抓考核”的逆势而上中,全县投资转负为正,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7%。三台、盐亭在多元筹资上主动出击,各自积极有为地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35.3亿元和25.7亿元,为全县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要素保障……

比发展,比项目最直观、最实在。在这一上下同欲提速项目建设的交响乐中,绵阳各县市区和产业园区竞相发力。2015年全市14个纳入统计的区域,全部实现正向增长。游仙区等地投资增速超过10%。

在贴身紧逼中

主攻一大重点

● 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像种粮食一样“种”实体经济,努力做到“引进一个重点项目,壮大一个优势产业,催生一个新的增长点”。

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产业,稳产业的重心在于抓工业。

——工业不仅是支撑经济行稳致远的主导力量,而且也是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场。

2015年8月19日,绵阳总投资127.3亿元的2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这批重点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领域,达产后年可为绵阳工业经济新增销售收入127亿元。紧随其后,12月15日,绵阳投资91亿元的53个重点项目再度集中开工,项目中有多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精会神谋产业,满怀执着兴工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纲要》以及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去年以来,绵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工业产业现状进行再分析、再研判、再出招、再发力,提出将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绵阳市工业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这一意欲“再造一个工业绵阳”的顶层设计。

根据这一方案,绵阳在“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突出比较优势、彰显区域特色”基础上,提出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六大产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攻方向,同时将绵阳富有比较优势的食品和化工这两大产业作为主攻重点,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中实现全市“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规模化”,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2.4%,较2014年2187.4亿元增长101.2%,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届时将力争达到全市工业产值的60%以上。

新的增量,在强抓投资中蓄积;优的结构,在优化投资中转换。截至11月,全市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达到332.42亿元与311.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和5.4%,位列全省前茅和高于全市年度发展目标。同时,围绕“引进一个重点项目,壮大一个优势产业,催生一个新的增长点”,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高密度地外出跑项目、跑招商,全年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334个、拟定投资额1366亿元;国内省外履约项目439个,到位资金49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6.8%和26.8%。

就在这一“攻坚项目不闪火,增速换挡不跳水”的击鼓奋进中,绵阳还将项目推进的潜力与重点放在那些群众“受欢迎、能感知”的民生项目与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是在攻坚交通上,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为“交通建设是一项先导型、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发展经济必须首攻交通”。绵阳计划在“十三五”末交通项目投资额比“十二五”期间翻番,完成800亿元的交通建设投资,在分批次推进绵(阳)九(寨沟)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的开建以及启动“重构一环、贯通二环”建设的同时,实现“高速公路到县,油路到乡,水泥路到村,硬化路到组”目标,把绵阳建设成为“外部联通、内部贯通”的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6年1月7日,在绵阳举行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绵阳市委、市政府再次强调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健康有效的投资对稳定增长与调整结构的关键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项目年”行动,计划全年申报省级重点项目71个。谋发展,抓项目,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而且也是一种状态与作风。在扭住关键与实化细化中,绵阳市委市政府在项目推进上昂扬斗志击鼓奋进!

记者手记

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

“经济学需要‘中国创新\’!”

这是2015年5月中央权威媒体对一段时间极个别专家对中国投资误判误解的有力回应。

彼后,中央又一权威媒体在“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一文中又如是指出:“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全力重塑中国经济新常态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解决投资领域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等难题。令人遗憾的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部分社会舆论片面地把过去低效投资带来的问题和矛盾等同于投资本身,一度负面或消极地看待投资的经济功用。”

诚然,投资是一国经济在任何发展阶段都须臾不可脱离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支撑经济稳健发展,投资仍是重要支撑。稳增长,也就是稳投资。

而从当下区域发展来看,区域间发展的差距反映在经济实力上,根本上还是取决于项目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拥有项目的大小、多少和质量。可以说,没有新的项目,就没有新的发展;没有大的项目,就没有大的发展;没有举足轻重的项目,增长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没有依托。

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办学校、建医院、兴水利等,同样也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作为支撑。由此,可以说: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投资,抓民生也需抓项目抓投资。

紧扣发展要务,专注发展定力,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相得益彰,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去年以来绵阳全市上下的共识。

正是在这一共识的指引下,从去年5月以来,针对投资下行压力,绵阳市委、市政府及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攥指为拳,靠前指挥,强力推动,“攻坚项目不闪火,增速换挡不跳水”,从而实现了投资增长从0.1%到7.0%的漂亮逆转。这无疑为绵阳经济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新闻推荐

绵州庆新春 处处年味浓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投资与GDP的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是共同的底线意识,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责任。”从0.1%到7.0% 攥指为拳爆发力 ——绵阳力促新常态下投资新突破之观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