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武都镇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如同“公园”
□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文/图
绿色、循环、低碳,天蓝、地绿、水净……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也成为市民的热词。今年初,绵阳市把小流域水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工作列入绵阳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让市民感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深刻感受着绵阳的秀美、宜居、和谐。
记者24日获悉,经监测,今年1月1日至7月23日,绵阳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205天,优良天数153天;饮用水水源地和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目前,全市4个省级生态乡镇通过四川省命名验收,23个乡镇通过技术核查;创建生态村308个村,生态家园102616个。
治水环境:小流域水环境整治完成90%
记者近日从游仙区太平镇福林村沿芙蓉溪流域而下,对沿岸治理情况进行了查看。村民王林说,过去,这里浑浊的溪水散发出阵阵恶臭,现在河水清澈了,住在沿岸舒服多了。
芙蓉溪全长约90公里,水质曾降为劣五类水质。近年来,绵阳市对芙蓉溪水环境进行整治,从源头上堵住了污染源。目前,芙蓉溪部分河段水质由劣五类变三类。据悉,今年全市实施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1个,总完成率为90%,各地正在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补齐短板:污水处理将“乡乡全覆盖”
“以前,这里没建污水处理厂时,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到河里。”在新桥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从排污口能见到污水已经变清。该污水处理厂投资达2000多万元,日处理污水达3000吨。“溪水变清了很多。”住在芙蓉汉城的居民杨俊说,政府花了大力气整治,自己也要从点滴做起,不往溪中丢垃圾。
“未来5年内,全市277个乡镇将实现污水处理厂(站)‘乡乡全覆盖\’。”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有40个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要规范化运行,52个乡镇要建成投运,43个乡镇要开工建设。绵阳市采取了“PPP”模式,按“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蓝天减负:从源头上控制大气污染
为蓝天“减负”,从源头上控制大气污染,今年4月1日至7月9日,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蓝天行动”,对工业污染源、露天烧烤、垃圾焚烧等进行了治理,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目标,为建设幸福美丽绵阳提供环境保障。
今年绵阳市还继续强化秸秆焚烧执法检查和综合利用,以区域联防联控手段控制秸秆焚烧,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等综合利用成果,。据统计,今年上半,绵阳市小春期间产生秸秆约134.2万余吨,处置率98%。
“绵阳是个宜居的好地方,每天都能呼上新鲜空气。”来绵居住的青岛市居民黄炜说,实施了秸秆禁烧后,绵阳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金灿阳记者李志豪)昨(30)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在全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创建活动中,绵阳市6个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二位。自去年全...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