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本报关于《城市美容师值得全体市民尊重》的相关报道,引起广大市民的持续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广大市民要知荣明耻、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合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环卫工人等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四川春雷律师事务所律师蒋琼华认为,环卫工人被侵害事件不只是现在才有,也不只绵阳存在。环卫工人作为普通劳动者,维权意识普遍不是很强。
对此,蒋琼华建议,要整合各方力量,提升环卫工人等普通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并且要学会依法维权。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对全体公民、单位职工进行普法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劳动者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让广大职工都能知道并利用这个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钱琳认为,环卫工人常常被比喻为“城市洗脸人”,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维护着一个城市的整洁。应引导市民尊重并关心这些普通的劳动群众,这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就环卫工人苏万平类似事件而言,工会、人社局、公安、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在事情发生后,应及时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让老百姓工作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在游仙区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王平也认为,目前让环卫工人进行自身维权还是有些困难,需要公安、司法机关重拳出击,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力震慑。
家住经开区城南街道的市民陈恒表示,作为特殊工作群体,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也相对较为危险,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提前告知工作中有哪些危险、如何应对。还应与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道路清扫保洁人员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邀请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对环卫工人进行专题教育,从各个层面提高其安全意识。
网友“yan211818”则认为,用人单位在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推举先进等形式,锤炼劳动者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沟通技巧,提高化解矛盾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苏万平事件的发生,毕竟,在绵阳这座文明城市里,大多数市民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
(本报记者 廖姝 实习生 曾莹)
新闻推荐
支持民企海外并购 提升产业整体水平胥跃东出席市工商联(总商会)2012年第二次主席会长会议
本报讯昨(30)日,市工商联(总商会)2012年第二次主席会长会议召开。会议以“欧债危机与绵阳市企业海外并购机会”为题,进行专题讨论。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胥跃东出席会议并讲话。胥跃东...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