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自己的官司什么时间开庭吗?想知道自己的案子进展情况吗?想知道现场开庭的真实情况吗?等等这些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科技法庭”,绵阳市民已经可以享受到现代科技和数字化带来的便利、透明、公开和公正的“阳光司法”。近日,记者深入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亲身感受了“科技法庭”相对于传统法庭的优势和区别。
科技装备“武装”审判大厅
当天上午9时,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通道口,检测人员用检测器材认真对记者全身上下进行了“扫描”,确认无异后,才允许记者一行进入立案大厅。抬眼望去,大厅内分布有办公区、服务区、自助区。自助区墙壁上有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显示着当天的审理案件、开庭地点、主审法官等。前来法院参加旁听的刘女士告诉记者,眼前的一切现代、先进,和当年的法院相比,有天壤之别。
9时30分,由游仙区主审法官张小波审理的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左某被2名法警押进第十四审判庭候讯室。在第十四审判大厅,张小波和陪审员、书记员正在调试电子举证系统。“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用科技法庭审理案子,很多程序还不熟悉,所以趁开庭之前,先让大家都熟练一下。”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唐毅告诉记者,“科技法庭”主要利用目前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通信与自动化技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对法庭审判过程的所有电子笔录、音频、视频、电子证物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处理,并通过网络以及多种视频应用形式展现庭审过程。同时,还能实现异地举证,异地(庭外)证人可以通过网络将声音和图像传入庭内并和法官及原、被告双向对话,实现远程举证。
全程录播确保有据可查
9时50分,庭审正式开始。公诉检察官宣读起诉书。与此同时,法庭左上端多媒体同步显示出起诉内容,右上端的电视则显示法庭5个方位摄像头视频信息。记者留意到,5个视频角度分别为审判大厅全景、主审席、公诉人、被告辩论席、被告人。
被告人左某,生于1993年,高中文化……2012年4月18日、20日,先后窜至某中学男生宿舍实施盗窃……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相关信息,在多媒体上一一显示。
进入法庭举证阶段,两名公诉女检察官开始举证,透过电子举证系统,只见检察官将证据材料放在电子眼下端,按下拍照按钮,经主审法官张小波从终端电脑上授权,旁听席所有成员立即从多媒体屏幕上看到相关证据材料。随着女检察官手指触摸屏幕翻页的节奏,法官、陪审员、旁听成员对证据信息一目了然。
参与旁听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作为旁听人员只能专注地听法官、公诉员、律师的唇枪舌战,参与的人多了,脑袋难免‘短路\’。但现在整个庭审过程、证据展示、法庭调查,我们既能耳听还能眼观,对案件了解也更彻底、清晰。而且,全程都有视频录像,让整个庭审显得更加透明和规范,也不担心法官‘暗箱操作\’。”
“科技法庭”助力“阳光司法”
10时40分,进入法庭辩论阶段。由于该案案情相对简单,证据充分明了,被告人左某心服口服,表示当庭认罪。11时许,法庭当庭宣判,由于左某认罪态度较好,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一年,处罚金5000元。
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法庭审理案件效率很高,现场录像也确保了案子有据可查,对规范法官审判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时,科技法庭很好的兼顾了庭内、外需求,兼顾了各类庭审参与人员及庭审的各个环节。一键式控制的方式以及触摸屏手写、智能笔录系统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操作简便性、实用性,投影端证据展示及电子白板展示增加了整个案件审理的透明度,为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和公开及阳光审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技法庭”的正式启用,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阳光司法”的又一新举措,既方便了当事人参加诉讼,又大大促进了司法公正,降低了诉讼成本,也促进了案件审判质量的提升。
(记者李娇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30)日下午,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罗晓东带领市总工会“送清凉”慰问组一行前往江油攀长钢钛业分公司和武都引水工程工地现场,看望慰问一线职工,并为他们送去了茶叶、毛巾、杯子等价值2万余...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