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开发商从买地、开发到交房,需要几年时间,形成购房者所购的房子基本不足70年土地使用年限,有的甚至“缩水”10多年。有人说,土地使用年限缩水,就犹如一件皮袍放置久了,或多或少会长出点虱子。你怎么看?
该不该计较土地年限?
根据国家规定,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商业、旅游用地是40年,工业用地是50年。土地的使用权从土地部门首次出让土地之日起计算。
从理论上讲,住宅用地的使用权是70年,房子的使用权也应该是70年。殊不知,开发商买地后,要进行设计、规划,并进行建设、销售、验收等,购房者买房后房子的实际使用年限往往已经不足70年了。
本刊不久前对市民的购房消费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购房者都关注楼盘的价格、环境、地段、面积等因素,只有不到2%的消费者表示看重楼盘的使用年限。
调查中,不少人认为,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如何处置,国家目前尚没有明确。既然大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也就没必要把这个共性问题放在心上。还有人认为,城市在不停地拆迁重建,不用说70年,绵阳城有几座房子的寿命超过50年的,到时候开发商一拆,还建后又是一套新房,新的产权又从头开始了。
为何土地使用年限总“缩水”?
市民王先生反映,今年9月,他在经开区一楼盘购买了一套三居室住宅。签订购房合同时,他才发现楼盘的土地使用期限只剩下58年。他向楼盘提出质疑,销售人员表示“这个问题不要紧”,称是因为开发商买地较早形成的。王先生提出退房,开发商称房子没有质量问题,土地使用年限减少不构成退房的条件。
为什么楼盘的土地使用年限总会“缩水”?业内人士张先生介绍说,有的开发商买地后,因为资金、拆迁、规划和市政建设等各种原因一直未开工,造成使用年限不断缩短。比如绵阳时下在售的几处楼盘,2000年就拿地了,土地使用年限只有58年。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的开发商拿到地后进行倒卖,倒来倒去折腾几年,土地使用年限也会大幅缩水。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开发商囤地的查处力度,地块两年不开发就收回使用权,使得开发商囤地的现象大量减少。
业内人士刘先生介绍,一般情况下,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才发现土地使用年限等条款。此时往往已经交纳了定金,很难就土地使用年限问题与开发商进行协商。根据有关规定,开发商要在售楼部张挂预售许可证、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证件,购房者在买房时仔细查看,可了解楼盘的土地使用年限,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开发商可以为“皮袍袪虱”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物权法》规定可“自动续期”,但续期应否付费、怎么付费尚未明确。这个时代性的难题考验决策者智慧,可能短期内难以解答。
目前,绵阳楼盘的售价与土地所剩的使用年限无太大的关联,价格低的楼盘土地使用年限未必就短;价格高的楼盘土地使用年限未必就长。不过,在二手房和商铺的行情中,土地使用年限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有的老龄二手房银行已经停止贷款。
市民何女士认为,土地使用年限牵涉到房子的使用年限,使用时间缩短是房子的“隐性损失”。这种权益的侵害可能短期没有体现出来,时间久了还是会对购房者形成损失。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他更愿意选购土地使用年限久一点的楼盘。
采访中,市民文先生讲,他在南山寺附近买一套房子,签合同时才发现有一张补充协议。原来,该楼盘土地使用年限只有48年了,开发商申请有关部门把土地使用年限续期到70年,保护了购房者的最大利益。其实,开发商提前为土地使用年限续期的做法在绵阳还不是少数,这种为“皮袍袪虱”的做法值得提倡。(陈虎)
新闻推荐
不论是各种自然灾害后的抢险现场,还是在节假日街头治安巡逻,或是在防暴缉凶抓捕罪犯的战场,我们除了能看见警察、部队官兵英勇奋战的身影外,我们还能看见许多警犬矫健的身影,它们为拯救人的生命,震...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