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车莴笋就卖了8000元。”12月18日下午,在游仙区凤凰乡木龙村一社,蔬菜种植户易邦强请了几个乡亲帮着收莴笋。一脸兴奋的他一边数着收菜老板当场给他兑现的8000元现金,一边说,“今年种了4亩大棚蔬菜,除去各项开支净赚2.6万元,经济效益相当不错。”
今年刚四十出头的老易所在的村社处在凤忠河边,人多地少,又是沙坝土。前几年,他在田里种水稻,头天晚上刚灌满水,第二天早上就看不到水了,大小春两季下来,每亩只能赚千把块钱。去年他学习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投资搞了4亩大棚蔬菜。经过一年的努力,本钱就赚回来了。今年,他在大棚里种了茄子、辣椒、豇豆、黄瓜、花菜、莴笋等蔬菜,由于管理到位,产量喜人、价格满意,老易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土地的效益增加了近5倍。
说起凤凰乡种植蔬菜,乡党委书记鲍鸿飞说:“凤凰最有名的还是木龙观红萝卜,今年木龙观红萝卜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木龙村已种植红萝卜30年的种植大户王万先说,“可不要小看这些红萝卜,它们都是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栽种出来的,不仅保留了‘三红一细\’的特点,还保留了传统红萝卜的口感。”
“木龙村保持传统种植方法种植的红萝卜,去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乡长韩兵说,“目前,凤凰乡成立了木龙观红萝卜种植合作社,以推动红萝卜种植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力争建成绵阳最大的传统品牌红萝卜生产基地,致富一方百姓。”
除了种植传统的红萝卜,近年来,凤凰乡依托气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积极聚集各种政策和要素,全力打造一流蔬菜生产大乡。并在有条件的钱库村、凤凰村、五里村加快实施“一村一品”,建设蔬菜板块,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规模生产。目前,凤凰已成功打造出木龙村的大青椒、钱库村的莴笋、凤凰等村大棚反季节蔬菜品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据介绍,凤凰传统蔬菜的种植面积现已达到2800亩,比去年增加了35%,农户种蔬菜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60%,人均增收280多元。
(程功明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月22日13点,川西北20余城市消费者集结子云大酒店5楼,共享绵阳大型高端家居建材团购活动的饕餮盛宴。此次特供会可谓优惠空前,由双虎家私、菲林格尔地板、索菲亚衣柜、TATA木门、冠珠陶瓷...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