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来源:绵阳日报 2012-12-25 09:21   https://www.yybnet.net/

据教育部2011年4月发布的高校名单统计,我国共有高等学校3152所(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高职高专共计1588所。四川省共有高等学校86所,其中本科仅34所,52所为高职高专。以上数据表明,不管是在全国还是四川,高职高专学校的比例都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毕业生是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质量不高

高校扩招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本专科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给所有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难度。加之高职文凭和本科文凭相比,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很多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岗位只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这就导致了多数高职毕业生只能选择一些收入较低,稳定性差,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岗位勉强就业。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由原中专学校通过并校升格形成的,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然遗留有中专模式的痕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一些传统专业出口不畅,而部分紧俏专业又供不应求,导致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2008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对外向型经济领域的就业影响更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也因此随之下降。

高职生自身原因 高职院校生源差,绝大部分生源属高校招生的最末一等——二专,高考成绩一般都在400分以下,有些补录生的分数仅200多分。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习惯差,不求上进,混日子,导致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过硬,综合素质不高,这也是高职生就业质量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就业心理分析

(一)良性心理分析

“就业优先心理”很多高职毕业生都有所谓“先就业,后择业”的心理,就是先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大约70%以上高职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不好,毕业后很想尽快找份工作,为父母减轻负担。加之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先找份工作是面对就业压力,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现实的真实反映。由于受专业限制、工作经验、岗位数量以及文凭社会认可度等因素影响,高职毕业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困难。加之高职生和本科生相比,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相对较低。因此,先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不再依靠父母而独立发展,等经济形势好转,自己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二次就业,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良性的心态,明智的选择,值得肯定。

靠能力就业心理 随着人才市场机制的日益健全,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把“能否胜任工作”作为招聘员工的第一标准。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都会持一种凭实力说话,靠能力就业的心理,期望凭借过硬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寻找自己中意的单位和理想的工作。这种心理显然优于以前那种找工作靠亲朋好友帮忙和社会关系支持的心态。

追求职业发展心理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和生活成本不断增高,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前途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关注的焦点。他们追求工作前景和看重事业发展空间胜于工作待遇和经济报酬。这种就业心理与部分高职生只看眼前实惠,只讲工资待遇的就业心理相比,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二)就业不良心理分析

自卑心理 由于高职院校属专科层次,而目前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本科学历,部分高职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人才饱和,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如他人,在激烈的求职竞争过程中求职屡屡受挫,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慢慢形成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长处,甚至把自身所长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和就业。因此,要鼓励高职生树立信心,培养成就感。

焦虑心理 在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许多高职生对毕业前景无法准确预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无助和渺茫,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慌心理。具体表现为整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情绪容易激动、行动漫无目的;对就业目标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以及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等。因此,要引导高职生开阔胸襟,客观分析形势,尽量释放焦虑情绪,将情绪控制在正常冷静的范围之内。

依赖心理 部分高职毕业生缺乏大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判断决策能力。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对选择什么样的单位以及什么样的岗位感到迷茫、纠结。择业时自己不能进行明智的判断,更不敢轻易做出最后决定,总是听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再加以取舍,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交给他们进行判断决策的方式方法,进而培养起自主选择的能力。

攀比心理 在人群熙攘的各种招聘现场,有些高职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往往以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即使某个单位适合自己,但会因为与同学就业的单位存在差距而选择放弃,错失就业机会,事后又后悔不已。因此,要引导高职生正确地认知自我,准确给自己定位,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结束语

要提高高职毕业的就业心理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应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提高就业心理素质的教育贯穿于三年的高职教育之中。可以通过办讲座、建就业咨询室、开主题班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不断提高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质量。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孙国风 邓泽红)

新闻推荐

专业、葆真织发

我们有法(发)保您年轻十岁不是梦!专业、葆真织发绵阳葆真织发工作室自1998年开业以来,专注为脱发、白发、头部疤痕的男士、女士解除顶尚烦恼。专业设计室、发型师为您服务!真实、自然、舒...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