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闪耀人性光辉——绵阳市拘留所创建现代化安全文明监所巡礼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1-27 03:46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

2013年1月7日,公安部考核验收组来绵阳,市拘留所再次顺利地通过了全国标兵拘留所考核验收。市拘留所所长向性伟介绍,两年前,市拘留所成为全国首批8家标兵拘留所之一,也是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唯一的一个标兵拘留所。

1月16日,市拘留所腊梅盛开,花香阵阵。记者来到市拘留所,只见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自选小超市、篮球场,一应俱全。这曾让人畏惧的拘留所,更像是一所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特殊学校啊!

A以人为本

打造人性化现代拘留所

置身市拘留所,映入眼帘的是柚子、枣子、樱花、桂花等上千棵树木花卉,这是全所民警、员工开荒平地种植培育的。记者目之所及是悬挂在拘室、走廊、教室等处的名言警句,还有那摆放在花园边的“法、理、情”文化石,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在多功能教室,21台电脑整齐摆放。记者点击电脑网页,看到该所与市图书馆合作建起的“电子阅览室”,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卫星网适时更新选择共享内容。据了解,这其中的10台电脑是绵阳市文明办奖励的。该所还于2010年1月开通被拘留人员家属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为那些路途遥远、行动不便的被拘留人员家属提供网上见面机会。

市拘留所作为一所“特殊学校”,这几年来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对各类功能房18种26间进行了改造,并新建警示教育大厅、文娱表演大厅、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养殖培训楼等,同时配备液晶电视、健身器材、新风系统等。

市拘留所积极建设智能化监所,相继完善公安网和互联网,从2009年下半年起,逐步改造了综合智能监控、受虐报警、门禁、电化教育、定时语音播报、拘留所信息管理和OA自动化办公系统等七大系统,并将“两网七系统”功能高度集成,实现了对被拘留人员在所动态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该所还自主研发被拘留人管教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让不同岗位民警都能及时获取到最新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他们还逐步将教育考评系统、心理测评系统以及监控图像、指纹、条形码、二代证读写等技术引入到平台中来。

2011年,该所制作卡通式案例教育展板,形象地强化被拘留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观念;2012年7月,开设“道德讲堂”,至今已讲了6堂课;2012年12月,建立被拘留人员“励志讲堂”,被拘留人员彭某还走上讲堂分享实用营销技巧。同时,他们在全国公安监管场所中率先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根据需要邀请有关办案单位、居委会、法律专家等到拘留所,对因民间纠纷引起治安违法而被拘留的人员和其违法相对人进行和谐调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实现帮助一个人,温暖一个家庭,赢得一片人心,维护一方平安的良好效果。该所还建立社会化教育协作机制,先后与市教体局、市疾控中心等12家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聘请16名专家学者、律师、企业家等组成志愿者团队来所开展帮教工作。

2012年7月,王某某因在绵阳大观园步行街乱扔瓜子壳时不满环卫工人的批评,拔刀刺伤环卫工人被行政拘留15日。入所后,民警和帮教志愿者们以案说法,引导他学习相似案例,帮助他剖析并认识到破坏环境卫生、打伤环卫工人的严重错误和不良影响,促使王某某真心认错,全额偿付了医疗费用并在媒体上公开向被刺环卫工人真诚道歉。

B以理服人

让违法人员洗心革面

2012年,进出市拘留所的人员达3000人次,大部分是小偷小摸、卖淫嫖娼、吸食毒品、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和打架斗殴者,其被拘为1天至15天不等。他们大多文化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急需教育改造。

采访中,所领导向性伟、杨波、杜红等,从各自分管的工作角度,向记者介绍了市拘留所以四大机制创新为载体,逐步建立起惩教并举、教育为先、以人为本、安全文明的拘留所管理教育新模式。

这四大新机制包括因人施教的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宽严有度的日考核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的权益保障机制、因情施教的心理矫治机制等。同时,该所建立医务室,与市人民医院合作,开设被拘留人员就医“绿色通道”;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被拘留人员给养费从每人每月150元调至每人每月200元,每周二、五为被拘留人员免费加餐;设立“爱心屋”,给缺衣少裳的拘留人员发放衣物;民警、员工自发捐款建立“爱心基金”,给没有路费的期满出所被拘留人员捐赠路费;聘请绵阳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王小林为兼职心理辅导师,帮助被拘留人员进行科学的自我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向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拘留所引导民警牢固树立理性、平和、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狠抓“四规范”、“七统一”,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逐步建立健全《绵阳市拘留所收拘工作规定及程序》、《绵阳市拘留所被拘留人员严管、普管、宽管管理规定》等20余种规章制度;先后制定《绵阳市拘留所重点人员监控记录》、《拘室管理日志》等40余种执法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摄制了《绵阳市拘留所被拘留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片》,每天定时通过电教系统向全体在拘人员进行播放。

曾被毒品侵害过的女青年张某说:“在拘留所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我活得很颓废,结交的是酒肉朋友,没理解到家人对我的好。今后,我要远离冰毒,健康过好每一天。这些,都是我这次进了拘留所,通过学习才认识到的。我很感谢干警对我的耐心管教。”现在的张某在一家商店打工,生活平安。

为了确保监所安全稳定,市拘留所坚持以问题管理为导向,强化五项制度,不断提升所情动态掌控力,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五项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制度、安全预想预警制度、值班监控巡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C以情动人

“回访”给力警民亲

市拘留所目前已建立回访出所拘留人员常态机制,每月民警们都要定期走出“高墙”,面对面地回访曾被拘留的人员及走访其亲属。

在所里发出并收回众多的《绵阳市拘留所开展“警民亲”活动征求意见表》和《绵阳市拘留所开展“回访”活动情况登记表》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35岁的罗某,家住涪城区石洞乡,因邻里纠纷致人轻伤,行政拘留15天。出所后,罗某说:“我在拘留所十五天,看到所里的生活好,干警的教育好!所里没有打架和不良行为。我进去后,郑干(管教民警郑旭)的谈话,(让)我很感动。谢谢你们!”

同时,该所建立“警民亲”短信互动平台,在被拘留人员到达拘留所、在拘期间、拘满出所等时间节点,值班民警都会及时通过平台发短信主动告知被拘留人员亲属相关情况,并通过平台提供咨询服务;开通新浪官方微博,与广大网民进行“键对键”交流,征民意,听民声,搭建起警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据统计,自2008年向性伟出任市拘留所所长以来,该所回访曾被拘留过的人员达300余人次,走访慰问下岗工人、民警遗属、贫困户达160人次,主动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成功30余起。

硕果累累

建成西部唯一全国标兵拘留所

记者正准备结束采访时,又从省公安厅传来喜讯。2013年1月9日,省长助理、省公安厅侍俊厅长签署命令:给绵阳市拘留所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到目前,绵阳市拘留所实现了连续33年监所安全零事故、民警队伍零违纪,已连续6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拘留所;连续12年保持了四川省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10月,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推行拘留所管理教育新模式先进单位;2011年2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首批标兵拘留所;2011年11月,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拘留所教育工作社会化先进单位;2012年10月,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执法示范单位。

2010年以来,市拘留所14名民警中,先后有1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1人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女民警”等荣誉称号,3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人次荣记个人嘉奖。

公安部考核验收组进行全国标兵拘留所考核验收

撰稿 田明霞 图片由市拘留所提供

新闻推荐

让眼病患儿重见光明市三医院“国际奥比斯”项目惠及7万余名儿童

本报讯来自游仙区的小敏出生才两个多月,眼睛明显呈现白点,是一名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由于父母对该种疾病的认识不足,直到去年,4岁的小敏才来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经过全面的眼部检查,医...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闪耀人性光辉——绵阳市拘留所创建现代化安全文明监所巡礼)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