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国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现场研究项目多中心队列研究细则研讨会于日前在绵阳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落户绵阳市后,已惠及百万群众。
据介绍,绵阳市是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全国五个示范区中唯一的地级城市,项目的开展是为探索艾滋病、乙肝、肺结核三大重点传染病的有效防治模式,降低三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去年1月,绵阳市完成了覆盖三个县市区102万人口的健康体检任务,建立了102万常住人口的电子档案和相关研究队列,为近10万人阳性体征的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咨询和提前服务;去年3月,绵阳市摸清了示范区内乙肝、丙肝、肺结核和艾滋病感染现状,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建立了生物标本库,为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备份了宝贵的血清资源库。
项目实施两年多来,绵阳市探索出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卫生先行、联防联控等五个方面的初步经验。同时,在示范区项目的有力带动下,绵阳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初步建立起了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绵阳模式”,摸清了示范区内三大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增强了城乡群众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助推了示范区卫生灾后重建成果转化提升。
(本报记者 王耘)
新闻推荐
城区背街小巷的旧围墙,如今焕然一新,挂上了绵阳的老照片,别有一番韵味。日前,记者获悉,城管部门采用户外写真喷绘的形式,将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绵阳照片搬上围墙,扮靓城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大家在驻...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