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公共场所是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26日,记者在城区部分公共场所采访时发现,不乱扔垃圾等文明行为到处可见。
在西山公园,记者看到,虽然到此地游玩的市民不少,但公园内道路干干净净,卫生死角少。游客杨佳丽说:“我每次到公共场所休闲时,自己产生的垃圾都会放进垃圾桶里,没有乱扔乱丢东西的习惯,有时看到身边的朋友乱丢垃圾,都会提醒他们。”
在南湖、汽车总站等车站内,不管是售票厅,还是候车大厅,都干净整洁,还有保洁员对区域进行流动性保洁,旅客们赞不绝口。车站洗手间内也干干净净,很难看到有烟头、纸巾等垃圾,旅客上洗手间后,都自觉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在汽车总站乘车的刘梅说:“我经常到绵阳来,车站内没有烟味、异味,整个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让人感觉舒服。”
在100路公交车上,记者看到,一名女士从提包中拿出一个苹果,坐在车上用小刀削皮。但她没有将水果皮扔出窗外,而是用塑料袋装好。在4路公交车上,一男子带着孩子坐公交车,由于孩子有点晕,这位男子将车上的垃圾桶拿去用。在大西门下车时,这位男子请求公交司机等一会,他将车上的垃圾桶拿出车外,垃圾倒进站边垃圾桶后,再送回车上。
在铁牛广场记者看到,地面上无一处垃圾,到处干干净净。“文明城市‘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退休干部陈大爷说:“乱扔乱丢东西的少了,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也安逸。”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7)日,绵阳市50多万中小学学生结束了寒假生活,怀揣着喜悦与希望进入校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今(28)日,各中小学校正式开始行课。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雅...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