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150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绵阳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大,绵阳市水资源形势更趋严峻,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
解决绵阳市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抓好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实施和节约、保护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加快制定县市区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全市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
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用水效率指标,提高水的效率和效益。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工业领域要在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城市生活领域要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全面推行城市节水。制定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推广节水强制性标准,实行节水标识管理,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普及推广节水技术,促进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大力推进三台、江油、盐亭三个节水重点县建设。
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下达县(市、区)排污控制指标;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加强县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以及入河排污总量的监控。强化饮用水水源区保护和监测,完善突发性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加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以河湖管理为重点,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制定流域开发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合理确定主要江河的生态用水标准,保持河流合理流量。
以依法治水为保障,规范水资源管理行为。抓紧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性文件的制定,建立适合绵阳市的水资源管理规范文件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尽快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加强取水计量监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要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强化行政区域内涉水行政事务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取之于水、用之于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1)日,绵阳市在铁牛广场举行了“责任市民”上岗仪式。仪式结束后,2000名“责任市民”走上街头履行自己的责任,传递文明新风。在建国门公交站台,责任市民游小娅耐心地引导市民自觉...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