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解答,让我感到很温暖!”昨(14)日上午,在市委群工局接访室,来访者刘平山听了市政协副主席宋明的答复,掏出心里话。
“我是一个孤儿,现在居无定所,能不能帮助协调解决一套廉租房!”年近30岁的刘平山一走进接访室,便向宋明说出诉求。
“年轻人,莫急,慢慢说!”宋明和蔼可亲地说。“你干什么工作?”“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分到一家企业工作,后来下岗了,就外出打工,现在回到绵阳,在一家餐饮店打工。”“结婚没有?”“没有,主要是没有房子。”“现在你户口在哪儿?”“我原是游仙区新桥镇瓦子乡桃树村一组人,1996年父母先后去世,我被游仙区民政局送到梓潼福利院,抚养成人。老房子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由民政局派养老院拆除。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把我抚养成人,虽然我在一次车祸中手臂受伤,但是能够自食其力。”……详细了解情况后,宋明作出签批:请游仙区按廉租房政策核实,并给予解答。
接着,宋明叮嘱刘平山:“你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这是你的权益。廉租房的申请有条件和程序,要按照你的户籍所在地进行申请。如果,你符合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就能够申请到廉租房;如果,你不符合法律政策条件,当地政府会给你解释清楚。我也会跟踪你的事情。”宋明温馨的话语,让刘平山心里暖暖的。
昨日上午,宋明共接待3批6人次来访群众,涉及廉租房申请、民房宅基地纠纷、承包经营土地确权等内容。他始终热情接待每位来访群众,仔细地听取诉求,耐心地作答,让来访者高兴而去。
(本报记者 任小昌)
新闻推荐
“我们这个居民区简直是乱七八糟,乌烟瘴气。”3月11日,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反映,涪城区石塘镇红星村五社居民区内脏乱差现象严重,生活垃圾乱扔,随意乱搭乱建,居民区里的汽车修理厂噪声常在深夜扰民。...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