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仙 本报记者 张琨
图书阅览室里,孩子们徜书海、诵经典,聚精会神;科技活动室里,孩子们搞制作、做三模,兴致勃勃;绘画活动室里,孩子们挥毫泼墨,描绘五彩梦想;运动场上,孩子们踢足球,玩游戏,挥汗如雨......无论是课余闲暇,还是周末节假,建成仅仅3年的沉抗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仙海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以前,孩子放学后的活动就是嬉戏打闹。现在好了,少年宫让他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既愉悦了身心,又增长了学问。”沉抗镇一位母亲的话语,为沉抗镇乡村少年宫建设所带来的利好作出了生动诠释。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使“乡村少年宫”成为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群众满意的文化中心——在建设沉抗镇乡村少年宫的实践中,仙海区成功填补了仙海孩子课外管理教育的“真空”,也为留守儿童找到了“心灵港湾”。
强化组织资金保障 建高规格多功能少年宫
多年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少年宫仿佛是城里孩子的“专利”。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针对这一现状,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率先在沉抗镇探索建设“乡村少年宫”,并明确了把少年宫建成“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城乡师生交流的平台、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的总体目标。
围绕目标,仙海区形成了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负总责,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学校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推动少年宫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资金保障也随之落实:每年拨付近10万元专项经费,一方面用于少年宫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专门针对全区部分留守儿童数年未与父母见面的情况,每年两次财政补助留守儿童探望父母的差旅费。三年来,仙海区共有150余名留守学生申报享受了这一待遇,并实现了家庭团圆、拥抱亲情的愿望。
在此基础上,为充实活动设备,完善少年宫功能,自2010年3月筹建以来的3年时间里,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还协调引入了各方资金,这其中就包括了接受区级部门、社会各界图书、健身器材等捐赠累计经费近20万元。
党政重视、社会支持,仙海区通过一系列成功实践,把以往城市才有的少年宫搬到农村,打造起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确保了“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充实教育师资力量 让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将少年宫建成“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未成年人向往的乡村少年宫。这是沉抗镇学校贯彻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对于建设沉抗镇乡村少年宫总体要求所作出的部署。
实施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安排培训经费加强教师自我培训,一方面派遣教师到城市少年宫交流学习,参加专项培训。此外,还邀请绵阳师院、市教科等院所专家来校对教师作培训;邀请退休教师、民间艺人、单位员工10余人兼任少年宫志愿者辅导员,壮大师资力量。
不仅如此,学校还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教师能力——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各类活动中申报一个活动项目,既可以是普及性的大众娱乐,又可以是专业性的特长教育,让教师自主招收学生参与。
与此同时,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也推出了新举措——实施了机关干部全员联系留守学生制度,全区60多名机关干部做起了留守学生的“代理爸妈”、“辅导员”。他们除了平时关心帮助留守学生生活、辅导留守学生学习外,每逢节日还会和留守孩子一起过节,并送上节日礼物,给留守学生带来惊喜与欢笑,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浓浓亲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过硬、专业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在沉抗镇乡村少年宫里逐步形成,农村孩子们也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为孩子打造健康成长乐园
利用仙海优质的自然资源,结合学校参加长江水保护活动项目的契机,把少年宫活动与水资源保护、环保活动、科普教育相融合,不仅拓展少年宫活动项目领域,开辟出以亲水湾、仙海广场为试点的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同时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起环保理念。
这,还仅仅是沉抗镇乡村少年宫开展各类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
目前,仙海区沉抗镇学校乡村少年宫开设有体育、美术、音乐、民间工艺、科技创新等各类活动20余项,建有国画、素描、版画、健身操、民间工艺、科技等专用活动室12个。逐步形成了以青少年足球、木刻版画、机器人车模为特色的活动项目。少年宫每逢周二、周四下午开展两节活动课,周一、周三下午一节活动课。寒暑假,少年宫还集中开办短期活动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专题活动。
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各类活动中,少年宫赢得了广泛赞誉:先后荣获绵阳市“优秀乡村少年宫”、首届乡村(城市)少年宫活动成果展暨青少年技能大赛组织奖;少年宫学生也实现了多元发展:参加风筝、机器人、车模、足球、健身操、美术作品展示等活动获奖达100余项。
以少儿足球、木刻版画、机器人车模为突破,打造精品活动项目,将仙海区沉抗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成求知的学园、生活的花园、成长的乐园——如今,这样的构想已然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展示科技成果,培养创新精神。昨(28)日,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举行首届校园科技节。高一、高二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享科技盛宴。本届科技节,共展出科技小论文300多篇,内容范围涉及数理化生等学...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