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小春收割在即,不少市民对去年城区狼烟四起,烟雾锁城的景象还记忆犹新。这一季的农作物秸秆如何处理引起大家关注。市环保局长李作虎透露,今年环保部将对全国各地秸秆焚烧实行卫星监测,对燃烧火点进行照相监控,绵阳更不能有丝毫大意。
据了解,绵阳市每年主要农作物产生秸秆近300万吨,仅主城区附近就接近28万吨。这些秸秆一旦在收割季节短短十几天时间内集中焚烧,带来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不可估量。秸秆焚烧有哪些危害?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部门。
污染空气环境
燃烧秸秆是PM2.5数值升高的罪魁祸首之一。市环境监测站负责人介绍,每年的春秋季节,降雨量较多,空气质量本应是一年中较好的时段,但是由于村民大量焚烧秸秆等原因,造成空气质量非常糟糕,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近年来,绵阳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排名在全省靠前,希望广大市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成绩,杜绝焚烧秸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影响交通安全
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据交通部门介绍,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时会造成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停运,对交通安全以及市民正常出行产生极大的影响。
影响人体健康
市中心医院相关专家介绍,焚烧秸秆引起的烟雾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影响很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严重时可能使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复发。此外,秸秆焚烧后产生的气体对眼睛危害也很大,严重时能导致眼睛出血,引发结膜炎等眼疾。
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焚烧秸秆对土壤百害无一益。”市农技中心有关专家积极反对焚烧秸秆。他说,农田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加速地下害虫的孵化,土壤的碱性升高,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板结不耐旱,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同时,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和氮养分在焚烧过程中丧失殆尽,只留下一些钾素和呈不溶解状的磷素,难以被农作物吸收。
(本报记者 刘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绵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七中)城南校区的操场上,春阳融融,掌声阵阵,一场题为“今天的小发明家,明日的大科学家”的科技发明知识普及讲座,正在热烈地进行。绵阳实验中学提出了“办...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