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报栏”里张贴的不是报纸而是广告,而且报栏的制作材料、设计样式各不一样,昨(15日)晚,绵阳市城管局对遍布城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市民反映意见较大的近200个“山寨”报栏进行强制拆除。
近一两年时间,绵阳城区的很多街道出现了与正规报栏“长相”极为相似的“山寨报栏”,这些“山寨报栏”里张贴的不是报纸,而是一些商业广告,或者是一些单位的创建宣传资料。经过前期的摸排,市城管局基本掌握了这些“山寨报栏”的位置,昨晚对这些广告栏进行强制拆除。
考虑到拆除时会影响城市交通,市城管局于昨晚22:00开始实施拆除。22:20左右,记者跟随市城管局的执法人员在青年广场附近的一“山寨报栏”看到,这个“报栏”里的内容除了一些市民健康知识外,全是三家单位的商业广告,而且该“报栏”就设在街道的边缘,几乎要站在机动车道才能看见里面的内容。记者在便于阅读的位置站了5分钟,就有10多辆汽车从身边飞驰而过,让人感到害怕。22:40,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石塘路,在不足50米远的地方,看到两个这样的“报栏”,两个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已经残缺不齐,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
据市城管局市政科科长陈惊涛介绍,绵阳市城区正规报栏共有162个,这些报栏是2008年特大地震后,相关部门根据城区各个街道的人员流动量,对城区的报栏设置进行重新调整布局而设立的。这些报栏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百姓的阅读习惯,报栏的高度、遮雨棚更加合理,材质也选用了经久耐用的不锈钢。而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创建”的牌子,随意在街头设置不装报纸的“山寨报栏”,这些“报栏”制作用的材料有的是不锈钢,有的是铝合金,除了中间装报纸位置的大小与正规报栏装报纸的位置大小基本一样外,整个报栏的大小各不相同,有的还设置在人行道或者盲道里面,发布的内容全是商业广告,甚至有的广告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从上个月起,城管局对这些“山寨报栏”进行摸排,仅在主要街道就发现近200块。为彻底整治绵阳的城市环境,昨晚开始强制拆除这些“报栏”,并在今日8:00前拆除完。
市城管局希望市民若发现还有“山寨报栏”,及时举报。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 韩轶西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组一行深入到绵阳八中检查、指导。检查组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指标逐项对照,通过“看、查、听、访”等方式进行了仔细核查,将检查情况汇总与学校行政班子...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