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琨
“短短几年间,村里人均纯收入由不足2000元增长到目前的10000元!”、“水果产业、生态养殖业、观光农业等产业的蓬勃兴起,让村子发展后劲十足!”......说这些话时,仙海区月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剑显得格外精神。
月台村的变化,源于仙海区“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仙海区党工委、管委会不断深化党建工作,推动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岗位业务技能、致富带富能力等明显提升,用实践印证了“党建就是先进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在党建引领下,以月台村为首的一个个“后进村”变为了“后劲村”,仙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绵阳市城乡统筹模范区”的底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筑强支部“堡垒”聚合先进生产力
以前,一些村村支两委班子涣散、作风漂浮,群众意见大,矛盾纠纷多,基层组织形同虚设。许多年轻人在家乡找不到发展路子,纷纷外出打工……
痛定思痛,思变谋变。以仙海区党工委书记姚永红、管委会主任魏魁为首的领导班子认识到:后进村之所以“后进”,在于班子“凑合”。只有配强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科学发展才有充足的动力。
2010年12月,以全区17个村(居)班子换届为契机,仙海区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全面“洗牌”。
“选能人、选好人”,这是仙海选拔基层干部的重要标准。在换届选举中,5名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干部履新村(居)支部书记,4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履新村(居)委会主任。“四职”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3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人。
换届后,仙海区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对村(居)四职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加强村(居)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承诺、评诺、践诺”活动,使“四职”干部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廉洁意识不断增强,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培育大学生“村官”打造发展“生力军”
要加快仙海人民发展奔小康的步伐,离不开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青年人才。而大学生“村官”就成为仙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2007年以来,仙海区先后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共40名,实现了“一村一大”。
如何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必须建立健全对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为他们干事创业、成长成才开辟“绿色通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仙海区推出了“五心”服务,即:领导关心认同、部门用心培养、干部细心指导、群众贴心交流、社会爱心帮扶,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从“学生门”到“农家门”的角色转变,实现从“生活”到“生存”的蜕变,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尊严、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在集体中感到关怀、在社会中体现价值。
实施了六项措施,即: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落实信访值班制度,提升掌握政策法规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落实下村签到制度,调动工作热情;完善福利制度,发放电话、交通补助,对考取行政事业单位的大学生村官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奖励;组织创办期刊《田野》,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加大创业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关心关怀和悉心栽培下,目前,仙海已有24名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通过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5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与村、社合作,在月台村租用了28.8亩土地,建起了创业基地。
党员干部“传帮带”兴产富民绘新图
“农民要致富,产业来帮助,离开了产业支撑,老百姓脱贫致富就是一句空话!”在仙海,党工委、管委会组织领导干部、挂职干部、帮扶部门,成立专门调研组,逐村“解剖麻雀”,挖掘增收潜力。
一方面,按照“以企带村、资源互补、互惠互赢”的思路,大力开展了村党组织与企业联建党组织的工作,把村作为企业的原料基地,把企业作为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基地,促进了村企发展共赢。另一方面,按照“产业为依托、支部为核心、党建带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水果、花卉、珍稀林木种植和生态养殖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成效显而易见:九腾农业开发公司在七曲村流转土地2200亩,拟投入2.2亿元人民币,进行农业生态养生园项目建设。目前,土地流转及青苖附着物清点和补偿已结束,项目正在建设中;四川绿博农业公司在桃花村流转土地2000亩,投入1.2亿元人民币,打造高品质旅游农业;君灵寨农业开发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产销一体的野鸡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将出栏8个品种的野鸡近30万只。目前,“君灵寨”牌野鸡、野鸡蛋等产品已在全国多地畅销……
在这个过程中,结对子、攀穷亲,党员干部“传、帮、带”,争当发展“领头雁”,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
抗香村党员冯孝军利用自身学习水果种植的技术,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义务为群众解决水果种植方面的问题;
天生桥村四职干部王鹏利用自己人年轻、文化程度高等优势,承担了该村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发挥了年轻党员的表率作用,今年他还被市委组织部评为远程教育“十佳”管理员;
月台村党支部书记宋剑,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目前,全村成功引进了君灵寨农业开发项目,现已投资900余万元。同时,该村干部还带头组织发展水果产业,现已种植1600亩,为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
后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后进”、不思进取。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吹响,仙海区党员以抓党建促发展,让一个个曾经的“后进村”脱掉了“后进”的帽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后劲村”。
海棠社区党支部安排人员为敬老院老人义务理发
仙海区七曲村党支部书记唐天明(右一)给老百姓宣讲十八大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7)日,记者获悉,今年全市1200余名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报名参加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面试、体检,面试体检将于29日结束。据了解,本次体检标准严格按照《军队院校...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