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梦。
大学入学时,导师曾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即将步入法律的殿堂,接受系统的法学教育。未来的你们将以法律作为共同的属性,你们要有广阔的胸襟、悲悯的情怀,去捍卫人间的公平和正义。”从那时起,就坚定了我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梦想。带着践行法治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我成为了绵阳中院的一名法官。还记得报到那天,当我走上中院门前的大理石台阶时,一股神圣感在心底油然而生,顿时心潮澎湃、喉头哽咽,让我坚信:“从今天起,我有了寻梦的舞台。”
进入法院工作以后,我开始对法官的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知。法官在现实中的工作,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光鲜亮丽,背后的辛酸、冷暖自知。近年来,随着绵阳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案件数量也与日俱增。2012年全市法院共审理、执行案件57316件,同比上升44.2%。然而,巨大的办案压力并没有影响到法官们的办案质效。2012年,全市法院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9.5%。在这骄人的成绩背后,凝结着法官们无数的辛劳和汗水。
以我所在的审管办为例,审管办要对全市法院的办案情况实时监控,对全市法院的案件进行司法统计,其他如裁判文书评查、典型案例汇编、审管信息专栏等,更是每月都要开展的工作。
面对如此单调、繁重的审管工作,我又一次请教了老法官,为什么您每天面对工作,都能那么饱含激情?老法官这样答道:“我们的工作就好比手术台上的医生,办案对我们来说,或许只是无数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对当事人及其家属来说,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我们承载着国家的重托、当事人的希望,守卫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因此,作为法官我们没有权利懈怠。”老法官的谆谆教导,使我更加明白法官职责的重要,也理解了为什么法院在案多人少的现实压力下,依然能高效运转,那是因为有梦想在支撑。正是因为法院人有梦,所以才不辞辛劳;正是因为法院人有梦,所以才不畏艰险;正是因为法院人有梦,所以才前仆后继地投身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光荣之路。
大学教授了我法学知识,法院培养了我法律人应有的品格,而法官之梦更是激励和鞭策我不断追寻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动力。中国梦、法官梦,既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使命!在圆梦的旅程中,让我们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努力实现这个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市中级法院刘雨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涪城区卫生局获悉,由财政部、卫生部推行的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在该区顺利完成,共筛查出高危人群4676人。据悉,该项目2012年7月在绵阳市涪城区正...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