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涪江原水浊度创下历史最高值,对自来水生产造成巨大冲击。面对如此高浊度的原水,供水水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昨(10)日前往市水务集团进行了详细了解。
原水浊度创历史最高值
从9日开始,由于上游地区普降暴雨,涪江河道受洪水冲刷,大量泥沙混入江水,涪江原水浊度不断攀升。9日13时,原水浊度达到31000NTU,到17时,更是达到46000NTU。经市水务集团水质检测人员严密监控和检测,19时,原水浊度达到绵阳市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51000NTU。峰值时期的原水浊度达到了涪江日常情况下的500多倍。三水厂从涪江取水10000吨,有近7000吨泥沙水都只能排掉,生产出的清水只有3000吨。
启动应急措施保障正常供给
市水务集团第三水厂是绵阳市最重要的主力供水厂,在涪江原水高浊度情况出现以后,市水务集团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强化生产工艺,保证水厂不停产,保障城市正常供水。
据三水厂经理文涛介绍,三水厂设计的两级沉淀工艺抗击高浊度原水负荷是8000NTU,为保证正常生产,三水厂采取了多项应急处理措施。为加速泥沙的絮凝和沉淀,三水厂在投加常规混凝剂的同时,还增投高效大分子助凝剂,启动高锰酸钾、活性炭等强化处理工艺,净水剂使用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近10倍。仅9日,三水厂就使用净水剂120吨,这是平时一个半月的使用量。
在强化应急处理工艺的同时,市水务集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采取现场人工观察排泥的方式保证生产。文涛说,由于三水厂二期工程的全面投产,形成了两条生产线,极大的减轻了生产负荷。
强化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目前,水质检测人员也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水质取样从日常的一天两次增加为每小时一次,水质检测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在生产水厂内新增了5个质量控制点,严密监控水厂各个生产环节的水质情况。”市水务集团水质检测中心主任马铃介绍,此次的高浊度冲击,主要是水中的泥沙含量过大,经过严密检测,涪江原水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因此,此次冲击并未造成水厂停产。
为保证水质安全,检测中心扩大了常规的水质检测项目,增加了原水有机物、无机物、沉降比、泥沙含量等10多项检测指标。水质检测中心还对市区27个管网水水质采样点进行采样检测。目前,市水务集团供应的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饮用。记者在三水厂送水泵房处的在线监测仪表上看到,出厂水浊度为0.094NTU,优于国家标准1NTU。
启用备用水源强化应急保障
在加强制水生产和水质检测的同时,市水务集团未雨绸缪,及时对城区的地下备用水源井进行了设备检查和维护。9日17时许,位于市区、日供水能力为2万吨的科大井、南大井、先锋路管井等备用地下水源已全部启用,进一步为城市供水提供可靠保障。
市水务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科学合理进行供水调度,保障绵阳市汛期供水正常,水质优良。由于汛期涪江原水浊度居高不下,极大地加重了水厂的生产负荷,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贾玺 本报记者 王耘)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2)日,记者从绵阳火车站获悉,因暴雨于10日停运的成都至江油城际列车目前已恢复正常运行。据介绍,近日来,受暴雨影响,宝成铁路部分列车被迫晚点或停运,部分旅客滞留车站。为此,铁路部门积...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