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奋力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七一”前夕,市委隆重表彰了一批先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芦山抗震救灾先进。本报今日起推出《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先锋颂》专栏,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群众更安好,家园更和谐,这是我们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出发点。”涪城区城厢街道南河路社区党委书记姜蓉如是说。近年来,南河路社区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让党员成为社区居民可亲可敬可信的贴心人。
1100位优秀党员
争当居民贴心朋友
2011年6月,南河路社区党委正式成立,拥有各级各类党组织14个、党员1121人。两年来,1100余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近居民、服务居民,争当居民的贴心朋友。“多亏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的晚年生活才这么幸福。”谈及社区党员的关怀,居民邱淑珍感激不已。早年,邱淑珍的老伴唐友孝被诊断患有癌症,这令无儿无女、生活原本拮据的两位老人更感雪上加霜。
得知这一消息后,南河路社区党委积极为老人募捐,主动联系医院定期免费上门为其看诊输液,还多次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上门慰问。唐友孝去世后,在社区党委的帮助下,邱淑珍被列为低保人员。
如今,不少党员会轮流定期上门,为老人打扫清洁卫生、照顾生活起居,老人逢人便夸社区对自己好、党员对自己真。在南河路社区所有党员的努力下,“有事情,找党员”已不再是一句口号,更成为社区工作、党建工作的真实写照。
15分钟服务圈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在南河路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深受广大居民欢迎。姜蓉告诉记者,立足于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经社区党委牵线搭桥,今年2月,一个以居民小区为圆心、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应运而生,居民只要拨打热线电话,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相关的上门服务。
92岁的欧阳芳育长年独居,上月底,由于房屋漏水,欧阳芳育在家中摔倒。老人立即拨通了社区服务热线求助。10分钟后,2名党员志愿者和1名社区志愿者就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及时送到医院。这几天,每天都有党员志愿者前往医院探望照顾,老人说,病愈后要多多帮助其他人,才对得起大家对自己的关爱。
同欧阳芳育一样,不少居民都受益于社区生活服务圈。目前,社区生活服务圈已有3支志愿者服务队、60余名志愿者,无论是孤寡老人还是贫困学生,无论是就业有困难还是邻里有纠纷,只要拨打热线电话,党员和志愿者总是热情地帮助解决。
5个兴趣小组
丰富居民精神家园
“以前,许多居民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关门休息,即使同住一栋楼的居民间,感情也十分淡漠。”社区居民吴琼英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大家生活得更开心,也把大家的心聚在了一起。”
近年来,南河路社区党委以建设文明城市为切入口,引导居民发挥特长,组建门球、柔力球、音乐、舞蹈、诗书画影5个兴趣小组,通过开展各类文娱活动,活跃社区文化,融洽干群邻里关系。
社区还广泛开展党员“包楼栋、包院落、包单元”活动,动员居民投身文明社区建设;坚持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孝老敬亲家庭”等评选,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高艳 本报记者 廖姝)
新闻推荐
涪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有11名检察官,是一个以青年检察官为主体的优秀团队。这个团队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成功办理了一批危害百姓安全,损害百姓利益的案件。近年来...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